更多备考资讯加入E类备考群
医疗备考了解更多小知识,
每天给同学们整理一个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考的都会,做的都对!
影像学专业知识:
骨肉瘤的知识点总结
1.概念:骨肉瘤亦称成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往往早期就有肺转移,多是通过血行转移。
2.好发人群及部位:以11~30岁多见,多见于男性。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最好发,膝关节周围,即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多见。其次为肱骨和股骨上端。
3.分型:成骨型(以瘤骨增生为主)、溶骨型(以骨破坏为主)、混合型(骨质的溶骨性破坏和肿瘤成骨同时存在)。
4.临床表现:骨肉瘤三大主要症状为疼痛、局部肿胀及运动障碍,以疼痛最为常见,多为夜间重,不易缓解。若皮温高则很可能为恶性。
5.X线表现
(1)骨质破坏:多始于干骺端中央或边缘部分,骨松质呈小斑片状骨破坏,皮质边缘示小而密集的虫噬样破坏区。
(2)肿瘤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的肿瘤骨是骨肉瘤的本质的表现。主要的形态有:云絮状、斑块状、针状。
(3)软组织肿块:表示肿瘤已侵犯骨外软组织,肿块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境界多不清楚。
(4)骨膜新生骨和Codman三角。
6.骨肉瘤与其他骨肿瘤的鉴别
7.CT扫描和MRI检查:是判断骨肿瘤性质、范围和有无周围软组织浸润的有效手段,可早期发现肺部和其他脏器的转移病灶,是骨肉瘤临床检查的常规项目。
8.核素骨扫描:是早期发现和晚期鉴别有无转移病灶的常用方法。
以上就是对于骨肉瘤的归纳总结,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对比记忆,希望上述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今天就学到这里啦!
更多知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