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是一大类肿瘤的统称,分类见下表。
级别较高的恶性骨肉瘤,除截骨手术外,高度依赖化疗,少数有特殊基因突变,能找到抑制剂类靶向药,大多数仍是缺医少药。当化疗耐药或不耐受时,情况就十分被动,对免疫针PD1单抗响应率很低,只能抗血管类靶向药和mTOR抑制剂(如依维莫司等)艰难维持着。
软骨肉瘤,对免疫针PD1单抗,响应率比骨肉瘤,相对高一点点,但整体仍然低于15%,细胞免疫疗法,在软骨肉瘤中,针对一些特殊靶点,正在各种临床研究中。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肿瘤,仅次于婴儿型纤维肉瘤。近一半的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
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可以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意神经脊部位。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肾上腺,但也可以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经组织。
目前已知有少数几种人类肿瘤,可自发性地从未分化的恶性肿瘤退变为完全良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就属于其中之一。
神母瘤,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低危组患者最常见于婴幼儿,观察或手术治疗,通常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是,成人高危组神母瘤患者,伴随N-myc基因扩增,11q染色体不均衡突变,以及多核型因素,较难治愈。
骨肉瘤和神母瘤,明显缺医少药。把两者放在一起,写本文,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性:GD2过表达。
针对神母瘤的GD2抑制剂,已经临床成功,并于年1月在中国国内成功上市供药。高危神母瘤,就此有了新药。
同时,最新研究,GD2i+CD47i,双抗体联合使用,给骨肉瘤和神母瘤,带来了新的希望:
联合使用GD2和CD47抗体,在体外研究发现,可显著增加人巨噬细胞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吞噬功能。在多种神经母细胞瘤的异种移植模型中,联合使用GD2和CD47抗体均具有高度的协同作用,即使在单一药物完全无效的情况下也能介导肿瘤的清除。
“完美搭档”:GD2+CD47抗体组合展示强大的协同抗肿瘤作用这个临床试验(NCT)年4月已经开始人体试验,共有82名骨肉瘤和神母瘤患者参加。
先前的研究结果,原本可预期,这两种单抗联合使用,可以高比例地CR掉骨肉瘤和神母瘤。但是,magrolimab具有血液*性,需要先过这一关。
Magrolimab的联合试验,最近因为副作用,逼停了很多临床:
这两种药,中国其实都有。GD2i,百济神州有。CD47i,信达和恒瑞都有。
百济神州的GD2抗体,凯泽百(达妥昔单抗),22年1月,大药店里已正式供应。
目前适应症是复发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
GD2单抗,与CD47单抗联合,治疗骨肉瘤,还要盯美国那一期临床结果。如果副作用(血液*性)能过关,骨肉瘤的治疗,以及CR率,将大幅突破。
该临床试验的用药设计细节是:
如果可行,国内患者可以直接参照境外这临床,用国内同种药搭配试用。骨肉瘤与神母瘤,将迎来有效率较高的治疗方案。
华哥论事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