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四月,春暖花开,正是孩子长个儿的季节。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容易将孩子说的“腿疼”误认为缺钙、长个子导致的生长痛。9岁的波波2月前出现右大腿疼痛,医院,最后确诊为右股骨骨肉瘤。
骨肉瘤大致分为继发和原发两种。继发骨肉瘤较为少见,是指在其它肿瘤或非肿瘤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而来的骨肉瘤,如Paget肉瘤、放疗后骨肉瘤,好发于年龄大的人群中,50岁以上骨肉瘤患者中继发骨肉瘤可占到50%。原发骨肉瘤可分为传统型骨肉瘤、低度恶性髓内骨肉瘤、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和小细胞型骨肉瘤。骨肉瘤是青少年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多见于7-20岁的青少年,由于这个年龄段是孩子骨骼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骨细胞增生活跃,增长过快易引起细胞突变,该疾病好发于下肢,大约80%的骨肉瘤发生在膝关节周围,尤其是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其次是肱骨近端;骨盆、脊柱也会发生骨肉瘤,但发病率较低。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疼痛:骨肉瘤最早表现为疼痛,夜间痛、安静休息时的疼痛,是骨肉瘤最典型的表现症状,多发生于下肢,膝关节周围,容易与生长期疼痛、滑膜炎或肌肉拉伤混淆。除此之外,随着骨肉瘤持续“破坏”骨质,孩子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关节活动能力受限(下蹲困难、手臂活动受限等),轻微外力就容易发生骨折等。
肿块:随着肿瘤增大,能在身体表面摸到肿块,有时合并静脉增粗,肿块表面和附近软组织都会有不同程度压痛。
患侧行走困难:随着病情加重,肿瘤压迫及骨质破坏会造成肢体疼痛,患者行走时会由于疼痛导致跛行,长时间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
骨折:肿瘤持续“破坏蚕食”骨质,轻微的外力下就会发生一处甚至多处骨折。
检查骨肉瘤首先要拍X片,其次是CT、磁共振,最终依靠病理活检来确诊。确诊后,还需要骨扫描等检查,来排除其它部位有无转移。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开展和治疗方案的优化,骨肉瘤患者一般采取保肢手术治疗,通常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首先通过化疗将肿瘤体积缩小或骨化,手术就会切除得更干净,局部复发率也会更低。化疗的应用使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几率降低,微小转移灶能得到控制,5年生存率达到60%-80%。
文字:刘新
编辑:李洋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审核:徐晓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