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每年十万分之二至十万分之三,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0%。在大于65岁的患者中,骨肉瘤多为继发的恶性肿瘤,常与骨Pagets病相关。骨肉瘤好发于膝关节周围,尤其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干骺端。疼痛和局部肿胀是骨肉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早期疼痛通常是间歇性的不连续疼痛,容易与生长痛相混淆。血运转移是骨肉瘤转移的主要方式,转移好发部位是肺部。保肢治疗是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人工关节加工工艺和材料学进步及影像技术的发展,保肢治疗替代截肢术,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已成为良恶性骨肿瘤主要保肢治疗方法。早期应用的固定铰链式关节为全限制型人工假体,只能提供矢状面上的伸屈活动,应力较集中,容易出现松动或断裂等问题,存在较高的假体翻修率,已逐渐被旋转铰链式人工关节所替代。采用定制可旋转铰链式人工膝关节置换,降低了假体松动率,能达到即刻恢复肢体功能,减轻疼痛,并发症少且无需担心骨折及骨不愈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国内外学者多倾向于采用定制可旋转铰链膝关节关节置换用于膝部良恶性骨肿瘤的保肢重建。近日,医院骨一科刘跃辉副主任医师采用威高亚华旋转铰链式肿瘤膝关节置换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胫骨近端骨肉瘤保肢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病例资料
患者,男,19岁,因“左胫骨骨肉瘤5周期化疗后10+天,乏力3天”入院。专科检查:双上肢活动正常,双下肢等长,纵向叩击痛(-),右下肢感觉活动正常,左膝内侧可见一长约4cm手术疤痕,局部愈合良好,未扪及明显肿大包块,左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辅助检查:1、膝关节正侧位X光片示:左胫骨近端肿瘤占位2、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示:左胫骨近端肿瘤占位3、术后X光片讨论
1、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有研究表明,对高度恶性且无转移的骨肉瘤患者采取保肢手术或者截肢手术在总体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保肢手术可以保留更好的肢体功能。对新辅助化疗敏感的高度恶性的骨肉瘤患者,应当优先考虑能够获得阴性切缘的保肢手术。截肢手术主要适用于因解剖位置而难以达到阴性的手术切缘,故而无法施行保肢治疗的患者。
2、辅助放化疗对于骨肉瘤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认为,对于低度恶性骨肉瘤,扩大切除尤为重要,达到外科切缘可有效减少复发率,术前的新辅助化疗目前存在争议,而对于高度恶性的骨肉瘤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则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3、手术方法:依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决定肿瘤切除范围,一般截骨范围距离肿瘤骨以外3cm正常骨。依据术前化疗效果,确定手术方案。保肢方案包括:异体骨重建、自体骨重建、灭活再植、人工假体置换、复合重建;截肢方案包括:股骨下段截肢术和股骨中段截肢术。切除范围距离肿瘤边缘6~8cm,保护并修复髌韧带及周围动力肌;胫骨近端骨肉瘤,如合并软组织缺损者,以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位覆盖胫骨移植表面,并将其与髌腱缝合重建伸膝装置,同时将关节囊残壁、内侧副韧带、腘绳肌腱止点近端缝于肌瓣近端,肌瓣远端与胫骨前肌筋膜缝合。
4、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作为目前新型临床医疗模式,能够打破学科间壁垒,开拓思路、集思广益,实现多专业交叉协作,为具体病例提出最佳、最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美国国家临床肿瘤诊疗指南(NCCN)明确指出:骨肉瘤的诊疗需要多学科合作。骨肿瘤多学科协助组的主要核心成员应当包括骨肿瘤外科专家、放射影像学专家、病理学家、放疗及化疗专家,其必要成员还包括胸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脑外科、整形科及内科专家等。这些成员对于骨肉瘤的诊断、治疗、随访及相关临床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至关重要,尤其表现在骨肿瘤的明确诊断、联合手术、后续的化疗及放疗等决策上。
术者简介
刘跃辉副主任医师医院骨科-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组组长;
四川省肿瘤医学会--皮肤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充市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常规开展半骨盆置换术、肿瘤关节置换术、3D打印假体置换术、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术等保肢手术。
产品简介
定制旋转铰链式II型肿瘤关节系统钴铬钼合金超精度高抛光面,解剖型设计,分左右侧
胫骨假体预留肌腱缝合孔
组配式结构,满足不同长度肿瘤需求
髓针多种直径及长度
素材:郭浩编写:陈健审校:史树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