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报国·讲好制药人的故事”
为弘扬胸怀祖国、追求真理、踏实奉献的科学精神,引领药院学子以中国优秀科学家为榜样,勇于探索,敢于创造,为祖国早日成为制药强国贡献江大制药人的智慧和力量,药学院推出“科研报国·讲好制药人的故事”系列宣讲课程。本期宣讲课程以“屠呦呦:此生执着青蒿素”为主题,聚焦“青蒿奶奶”屠呦呦为治疗人类疟疾、挽救全球数以万计疟疾患者生命所奠定的重要基础,同时介绍疟疾的发病机制以及青蒿素的作用机理,指出其在抗疟疾、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此生执着青蒿素——屠呦呦
“药”科普
屠呦呦:此生执着青蒿素
#人物事迹#
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年1月,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接受了国家“”抗疟药物研究任务,她被委以重任,成为科研组组长。自此她带领着科研组阅读中医典籍、收集历代医药集、筛选余个中草药方进行研究,但实验结果始终令人沮丧。终于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灵感,重新设计方案后发现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年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不顾自身安危,以身试药,用自身健康换得大家健康。在此基础上,屠呦呦课题组并未停止科研的脚步,并于年首次发现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确认其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开创了国内外青蒿素衍生物研究的新局面。年9月,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说“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药”科普
1
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
疟疾的病原体为疟原虫,有多个种类。其中能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属于色藻界-顶复门-无类椎体纲-血孢子虫目-疟原虫科,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形疟。而其他种类的疟原虫会感染它种动物,包括灵长目动物、啮齿目动物、蜥形纲动物。
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发作次数主要取决于患者治疗适当与否及机体免疫力增强的速度。随着机体对疟原虫产生的免疫力逐渐增强,大量疟原虫被消灭,发作可自行停止。若未及时治疗,则死亡率很高。
2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与以往的抗疟药物不同,青蒿素的抗疟机理是通过对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等的功能进行干扰,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其次作用于核膜、内质网,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最终导致虫体结构的全部瓦解。具体药理作用分两步:第一步是活化,青蒿素被疟原虫体内的铁催化,其结构中的过氧桥裂解,产生自由基;第二步是烷基化,第一步所产生的自由基与疟原虫蛋白发生络合,形成共价键,使疟原虫蛋白失去功能死亡。
青蒿素主要从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或提取青蒿中含量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经研究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具有速效、低*的特点,尤其对抗性疟效果显著。但是用后其“复燃率”很高,只能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又因溶解度小而难以制成注射剂液用于抢救严重病人。年,设计合成了10多个青蒿素衍生物,其中双氢青蒿素的琥珀酸半酯在鼠疟筛选中抗疟效价高,能生成溶于水的钠盐,可用于制备救治重症疟疾的速效、方便使用的水溶性静脉注射剂。
另外,青蒿琥酯对白血病、大肠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肾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双氢青蒿素对胰腺癌、白血病、骨肉瘤和肺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甚佳;蒿淀粉单用或与其他配伍药合用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均比青蒿素要强;10-(4-苯基-1H-1,2,3-三唑)-青蒿素(5a)和紫杉醇处理人结肠癌LST细胞系时,能控制获得性耐药途径,恢复紫杉醇的抗癌作用。
3
青蒿素的应用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是当下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青蒿素和青蒿琥酯也仍是快速高效抗疟药的第一选择。随着研究的深入,青蒿素在抗肿瘤、治疗肺动脉高压、抗糖尿病、胚胎*性、抗真菌、免疫调节、抗病*、抗炎、抗肺纤维化、抗菌、心血管作用等方面的多种药理作用被逐渐发现并投入应用。
“药”声音
疟疾肆虐之际,你临危受命,披荆斩棘;历经挫折之时,你百折不挠,以身试药。此生执着青蒿素,汲取中医药精华,诠释中医药之美。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你将顽疟治,福祉传万家。“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鲜衣怒马少年时,应领会“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之意,栉风沐雨,朝乾夕惕,以科研创新精神,强壮灵*,强盛国家!
文字来源
王丽娟*雅敏
视频来源
阮尚涵王丽娟*雅敏
图文编辑
林姝均
责任编辑
赵彤
指导老师
王珏
图文审核
白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