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TUhjnbcbe - 2021/8/16 2:52:00

肿瘤化疗的病人常常出现白细胞减少,会导致肿瘤病人进行规范化化疗无法正常进行,如何改善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是放在临床医生面前的一个问题。

(一)白细胞减少概述

白细胞减少症是因各种原因如使用抗肿瘤药物、解热镇痛药物,苯中*、X射线及放射性物质、某些感染或疾病等,而使末梢血白细胞总数<4.0×/L。血液中的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其中中性粒细胞<0.5×/L时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二)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症状:

(1)一般轻度白细胞减少者不会有特殊症状,多以原发病症状为主;

(2)中度白细胞减少可有无力、头晕、疲乏、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

(3)重度白细胞减少因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极易发生不同部位感染如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可出现高热、黏膜坏死性溃疡及严重败血症、脓*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三)如何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促进白细胞生成药物是一类可促进白细胞生长、提高白细胞计数与有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传统升白细胞药物如利可君、维生素B4、鲨肝醇等,生物制品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其他药物。

注意事项:

①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疹、潮红、中性粒细胞浸润痛性红斑、伴有发热的皮肤损害、骨痛、关节肌肉痛、肝功异常、头痛、血尿酸与血肌酐升高等,严重有休克、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稚细胞增加等。禁用于骨髓中幼稚细胞未显著减少的髓细胞性白血病及外周血中存在骨髓幼稚细胞的髓细胞性白血病者。

②有对多种人膀胱癌及骨肉瘤细胞株有促进增值的倾向。

③对癌症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者,在使用化疗药物前24h内及给药后24h内应避免使用。化疗药物可影响rhG-CSF的疗效,应于停用化疗药物1-3天后再开始用药。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

④与氟尿嘧啶合用可能加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

适应症:可减少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性,缩短肿瘤化疗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时间,减少感染并发症,使易于耐受化疗,并可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及抗感染免疫力。临床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症,如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药物反应性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