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诊疗指南骨肉瘤化疗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TUhjnbcbe - 2021/7/28 10:19:00
脸部白癜风能根治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13578.html
随着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理念深入人心,骨肉瘤患者通常需要在手术前先进行新辅助化疗。然而对于患者而言,“化疗”一词充满了神秘色彩,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也是广大患者及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骨肉瘤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心脏*性三个方面。一、恶心呕吐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和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的最为常见和较为严重。化疗所致所致恶心和呕吐(CINV)等消化道系统症状表现直观,恶心和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影响化疗的剂量与疗程,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因此,化疗期间对于止吐的管理非常重要。高度致吐性化疗方案(异环磷酰胺、盐酸多柔比星、顺铂)所致恶心和呕吐的预防:推荐单剂量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和NK-1受体拮抗剂。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大剂量甲氨蝶呤)所致恶心和呕吐的预防:推荐第1天采用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第2天和第3天继续使用地塞米松。对于有较高致吐风险的中度致吐性化疗方案,推荐在地塞米松和5-HT3受体拮抗剂的基础上加NK-1受体拮抗剂。低度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和呕吐的预防:建议使用单一止吐药物例如地塞米松、5-HT3受体拮抗剂或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预防呕吐。轻微致吐性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和呕吐的预防:对于无恶心和呕吐史的患者,不必在化疗前常规给予止吐药物。尽管恶心和呕吐在该催吐水平药物治疗中并不常见,但如果患者发生呕吐,后续化疗前仍建议给予高一个级别的止吐治疗方案。此外,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缓解恶心和呕吐,例如少食多餐,选择健康有益的食物,控制食量,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等。二、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性具有以下特点:①剂量限制性;②对粒细胞影响最大,其次为血小板,而红细胞系由于半衰期长,所受影响有时不易察觉;③随着累积量增加,骨髓抑制也逐渐加重,多数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骨髓*性逐渐加重,恢复时间逐渐延长,甚至无法恢复到正常。大多数联合化疗在用药后1~2周出现白细胞数下降,10~14天达到最低点,3~4周时恢复正常。为保证化疗的正常进行和减少化疗的骨髓*性,通常需要给予对症支持。骨肉瘤的化疗方案多为大剂量甲氨蝶呤、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剂量强度与疗效密切相关,强调大剂量化疗,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风险较高,属于高风险化疗方案(FN发生率>20%),因此推荐预防性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CSF主要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和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1)rhG-CSF:化疗后2~4天开始使用,以5μg/kg皮下或静脉注射,1次/d,持续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水平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2)PEG-rhG-CSF:每个周期推荐使用6mg,并予化疗给药结束后24小时给予。对于第1周期应用后,粒细胞数升高过于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减量至3mg;若预防措施为应用G-CSF,则剂量为3~5μg/kg,1次/d,于化疗后24~48小时给予,直到中性粒细胞水平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实验室标准)。三、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性近年来,随着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美国心脏协会/学会指南认为接受蒽环类药物(ANT)治疗患者尽管暂时无任何临床症状,也属远期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性的潜在机制仍未阐明,目前基本观点认为主要与产生有损伤作用的氧自由基直接相关。临床研究和实践观察都显示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性往往呈进展性和不可逆性,特别是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就可能造成心脏损伤,随着蒽环类药物剂量累积,出现心脏*性的风险也逐步增高。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性呈剂量依赖性。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接受过蒽环类药物化疗或放射治疗,年龄65岁等具有心脏损伤高危因素患者使用药物前应充分评估心脏*性风险,调整用药方案和用药剂量。风险高的患者避免使用蒽环类药物,对于需要用蒽环类的患者,在应用过程中早期监测和预防心脏*性。右雷佐生是唯一经过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可以有效预防蒽环类心脏*性的药物。右雷佐生是铁离子螯合剂,其可降低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性。脂质体多柔比星(商品名:多美素)可降低传统蒽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心脏*性),已在乳腺癌及血液系统肿瘤中获得疗效证据,但在骨肉瘤中疗效循证医学证据尚未十分充分。对于下列患者,推荐用脂质体多柔比星替代传统化疗方案中的多柔比星:①体力状态评分较差患者(ECOG≥2);②器官功能低下,纽约心脏协会(NYHA)评分认定II级以下(尤其是伴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或具有心脏*性风险高危因素)的患者;③≥60岁的老年患者;④要注意远期*性反应及需要保护心脏功能的儿童青少年患者;⑤根据患者意愿,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及心脏*性是骨肉瘤化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并发症的管理,早期预防是关键。目前青大附院骨肿瘤团队联合肿瘤内科、肿瘤化疗科积极开展骨肉瘤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大多数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效果明显,疼痛显著改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极大程度降低了外科手术的难度及风险,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参考文献1.CSCO骨肉瘤诊疗指南版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J].中华肿瘤杂志,,39():-.3.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4.马*,沈志祥,秦叔逵.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性的中国专家共识(2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16(12):-.

专家简介

岳斌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青大附院骨肿瘤科主任,海归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为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参编著作3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余篇,国家核心期刊数十篇。第一完成人获批发明专利2项,省市科技进步奖励3项。专业擅长:骨与软组织肉瘤的新辅助化疗+肿瘤根治性切除保肢重建+术后放化疗、基因检测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综合性治疗;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系统术中精确切除高风险脊柱(颈、胸、腰、骶椎及椎管内)肿瘤、骨盆肿瘤并重建中轴稳定性及功能;精确切除肢体肿瘤进行肿瘤髋、膝、肩、肘关节置换;全肱骨置换、节段性假体置换等保肢手术等。熟练掌握软组织肉瘤的间室切除、根治性切除,并辅以术中射频灭活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等一系列骨肿瘤专业技术。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骨肿瘤与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微创学组委员青岛市医学会骨科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骨肿瘤学组组长、脊柱学组组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骨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关节残障康复学组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骨再生技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解剖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临床应用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崂山院区)周三上午(江苏路院区)

闫鹏医学博士博士后

医学博士(MD.PHD.南京大学八年制赴荷兰联合培养计划博士),师从国内著名骨科专家邱勇教授。曾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QEIIMedicalCentre)、荷兰(RadboudUniversity医学中心)交流学习,师从国际知名骨科专家Prof.MinghaoZheng、Prof.MarinusdeKleuver。归国后,医院骨肿瘤专业从事临床工作,博士后师从于国内著名骨科专家陈伯华教授。近年来于国际顶级期刊(Spine等)发表SCI论文9篇,获批山东省、青岛市创新课题多项。现为中国抗癌协会(CACA)肉瘤专业委员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山东省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会员。专业擅长:骨及软组织肉瘤的规范化治疗,各器官转移癌的手术治疗、免疫靶向等综合治疗。恶性肿瘤保肢加放化疗综合治疗。计算机成像肿瘤精准切除,3D打印适配性假体重建脊柱、骨盆、肢体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等。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崂山院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诊疗指南骨肉瘤化疗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