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宝宝夜里醒来哭着说腿疼,爸爸妈妈毫无头绪,只能通过不断的按摩腿部来帮助缓解疼痛,但不确定是否需要吃药或者看医生还是......
小TIPS
3-5岁开始发生
8-12岁容易发生
如何确定孩子是生长痛?
1、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疼痛。
2、这些部位没有任何外伤史,活动正常,局部组织无红肿、压痛。
3、经过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以上三项全符合,即可确定是生长痛。
生长痛一般出现在双腿,特别是在大腿前部、小腿后部或膝盖后部,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部分孩子是一侧疼痛。但也会影响手臂。
疼痛通常会出现在午后和晚上、晚餐前和上床时出现,早上消失,晚上会因疼痛剧烈被痛醒。
成长期疼痛的频率各不相同。有些孩子每天都是会经历,然而大多数人一周只有一两次,而且在两次发作之间往往没有疼痛感。会反复,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大多数孩子会在几年内摆脱生长痛。
症状多表现为痉挛性肌肉疼痛。
每个儿童的生长痛都会有多不同,一些孩子会非常痛,有些则不会,大多数孩子不会每天都疼。
儿童为何会出现生长痛?
生长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可能与解剖、生长速度、活动强度、以及心理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生长期儿童骨骼增长迅速,下肢股骨,胫腓骨增长速度快于周围神经纤维、肌肉等组织而产生牵拉性疼痛。
另外,生长期儿童组织、细胞代谢旺盛,白天儿童活动量相对较大,产生的乳酸等代谢物较多,聚集于神经、肌肉间隙刺激神经末梢引起肌肉酸痛。
白天由于儿童的活动量比较大,即使感到不舒服,也可能因为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觉。夜间身心放松,疼痛的症状就会使孩子感到不适,甚至难以忍受。
小结:
生长痛发生的原因主要有3个:
儿童活动量相对较大
长骨生长较快
生长发育不协调
生长痛有什么危害?
生长痛一般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但严重时可能影响孩子的睡眠,导致孩子白天精神不好,给孩子带来紧张、害怕的情绪等。
注意: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只有一条腿出现疼痛,皮疹
跛行、行走困难、受伤(如跌倒)
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关节发红、发热、疼痛、肿胀。
需要避开的误区:
1、生长痛不等于长个子
身体各关节周围可能会有酸胀不适、疼痛等。
2、别把骨肉瘤当成生长痛
骨肉瘤常见于疼痛、肿块、跛行、全身症状等。
3、别把多动退综合征当成生长痛
多动腿综合征常见于下肢远端难以名状的不适感,以及强烈的活动双腿的愿望,夜间症状加重。
4、别把骨折当成生长痛
骨折常见于局部变形、肢体活动异常、受伤部位疼痛或肿胀等,儿童因活动量大,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造成骨折。儿童表达不完善,因此骨折是最容易被误诊为生长痛的项目。
5、别把儿童白血病当成生长痛
儿童白血病常见于骨髓膨胀,使骨膜受到拉伸而引起骨骼疼痛,尤其是膝盖的下方最为明显。
6、别把青少年关节炎当成生长痛
青少年关节炎在触压关节时会感到疼痛,年幼的孩子分辨不出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的差别。
7、别把骨膜炎当成生长痛
骨膜炎变现为骨组织肿胀,疼痛和压痛,病变肢体难以负重。对近期有大运动量运动史及喜欢蹦跳运动的儿童要排除骨膜炎病变。
文案来源于网络,(侵删)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