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6/28 18:31:00
“建设新榆化,功成必有我”征文大赛优秀奖作品鉴赏回首榆化50年的峥嵘发展史,多少榆化人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才铸就了榆化如今的辉煌。今天我想带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的董师傅。董师傅年入厂,至今也有十七年有余,也算是我们榆化的老人了,现任树脂一厂乙炔工段的工段长,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乙炔人,而是临危受命调任到乙炔工段的。“你们听说了吗,董师傅要来接手我们乙炔了,我们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大家窃窃私语道。从大家的忧虑中不难看出,董师傅是一个极其严厉的“家长”。乙炔虽没有像聚合那样复杂的工艺,也没有氯乙烯那么高的危险系数,但当时的乙炔人员懒散,组织纪律形同虚设,要想经营管理好乙炔这个“大家”,也是一项富有极大挑战的工作,乙炔就像块烫手的山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但是,他来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从董师傅接管了乙炔,似乎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围着他打转,整日的忙碌调快了他的生活节奏,使得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只能靠着电话来传递对父母的问候和倾听妻子讲述家中的近况,说“家中一切都好”。检修发生器是乙炔工段每月的惯例。但每次一遇上检修任务,发生楼梯上总会时不时的出现他的身影。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八万吨清净水环泵技改的那次,清净水环泵可以说是来了一次大换血,他不眠不休的盯守,连续好多天的技改任务刚刚结束,可紧接着又到了按例检修六万吨发生器的日子,有人曾建议说推后几日再检修,但他很坚决的说:“不行,工作上的事不能有一点懈怠,早一点检修早一点安全”。精疲力尽的他还像往常一样来回奔波在发生楼上,随后又去了主控查看发生器检修完后的各项运行指标是否正常,当时的他双眼迷离,红血丝充斥着整个眼眶,好像连扯动嘴皮子的力气都没了。如此强负荷的工作,他难道不累吗?累,但这是他对工作的敬畏之心使然。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乙炔工段在董师傅的管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方面技改了六台发生器给料方式,不仅降低了电耗,更为重要的是保障了发生器给料均匀,运行稳定;大料仓加大了给料口,安装振荡器,加装安全踏板,皮带两侧安装隔离板和消尘帘,降低了粉尘扩散,改善了工作环境;乙炔回收更换了两台渣浆泵,技改了两台真空泵的机封,提高了回收效率,降低了电石单耗等等,这些项目都是在没有设定专门时间,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精心组织人员,抓机会,抢时间,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干出来的。环境卫生方面从电石库到大料仓再到发生楼,就连一些细微的死角部位的卫生都有了质的改观。票证方面,乙炔工段全年所办票证数量两千多份,票证数量之大见证了乙炔工段繁重的检修任务。在工作中,严厉且不苟言笑的董师傅或许不被人理解,但他仍私下默默关爱着每个员工的家庭情况。去年当他得知同事禹鹏的女儿禹嘉欣生患成骨肉瘤需要大笔医疗费用时,立刻组织同事给禹鹏募捐,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