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这个ldquo隐形杀手rdquo
TUhjnbcbe - 2021/6/17 2:34:00
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

这是一种早期基本无症状,不大产生压迫感和出血,难以早期被发现的胃肠道肿瘤。由于诊出率较低,被发现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以往临床上,患者在接受三线治疗耐药后,却面临着无药可用的窘境。

5月15日,在武汉召开的“再鼎胃肠间质瘤高峰论坛暨擎乐(瑞派替尼)中国上市会”上,百余位胃肠肿瘤领域专家与临床医生汇聚一堂,围绕胃肠间质瘤的诊疗现状与新药带来的治疗曙光,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隐匿杀手

发现主要靠胃肠镜

胃肠间质瘤(GIST)是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胃和小肠最为多见,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属于少见肿瘤,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我国每年约有2-3万名新诊断患者,此外还有估计超过10万名正在进行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陶凯雄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症状隐匿,不易被察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常委,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介绍,胃肠间质瘤也是一种恶性肿瘤,但和我们常见的癌症不同,大家常说的癌是生长在器官的上皮层,而胃肠间质瘤是长在间叶组织。

大多数间质瘤会向外长,而腹腔的内部空间比较大,很可能长到几公分都没有任何症状。而做一般影像学检查,发现小的间质瘤可能性也比较小,这就导致许多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因此,胃肠间质瘤主要的发现途径还是通过胃肠镜,陶凯雄教授建议,42岁以上人群应做一次胃肠镜,如果无异常3-5年再做一次,“胃肠镜不止是能早期发现胃肠间质瘤,同时也是胃癌、肠癌和食管癌的筛查金标准。”

术后易复发

全程管理很重要

“手术不是治疗的结束,恰恰是新的开始。”陶凯雄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治疗胃肠间质瘤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或转移比例,因此为患者提供全程化、规范化的诊疗指导非常重要。

张鹏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如果管理的好,可以让胃肠间质瘤成为像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临床上,我们遇到存活十年以上的患者不在少数。”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鹏介绍,医院胃肠外科,从年就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个ldquo隐形杀手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