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1考研分医院骨外
TUhjnbcbe - 2021/6/3 20:48:00

21考研上岸

医院骨外科

初试和复试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介绍:

初试成绩:西综分,英语66分,*治69分,总分分。录取医院骨外科专硕。本科就读于滨州医学院,是一名应届毕业生,专业是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四级分,只在大学拿过班级体育贡献奖学金,无其他奖项,无科研项目。没啥社会实践经历,也没啥拿得出手的兴趣特长(只会打游戏)。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同学,没什么闪点。

复试经验分享:

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复试形式为网络复试。明年的复试形式可能会回到线下,所以这次的复试经验也许并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从录取名单看可以看出来,初试成绩高,一般复试成绩也不会低,所以最终录取结果基本是按初试排名来的。初试考了高分,复试的时候的确会有一些底气,但是如果不好好准备的话,还是会露怯的,而且复试太差的话,是有可能被调剂到学硕的。山大骨外科学复试给出的参考书目是八年制第三版的外科学,复试之前有专门的老师组织了一次模拟复试,调试了设备,真正复试的时候,复试顺序是完全随机的,抽到谁是谁,不按初试成绩也不提前抽签,大家就各自坐在自己的设备前,静静地等着随时被老师拉进去开始视频复试。医院骨外科(各科室可能有所差别)的线上复试流程和内容如下:英语自我介绍、文献翻译、大外科抽题口答、阅片并针对X线片的内容提问,还会有老师问一下关于自己日常问题,比如去过什么科室实习上过什么手术为什么选择这个科室等等。虽然是线上复试,但是该有的内容都没少。英文自我介绍虽然没说具体的时间限制,但是我感觉最好控制在两分钟以内,太长了的话老师可能就不愿意听了,尽量把姓名,医院,会什么操作,在大学有什么奖项说的清楚一些。以前的文献翻译都是以笔译的形式进行,今年因为网络复试,把文献读一遍,然后当场翻译的形式,难度陡然增加。给出的文献篇幅很小,就两三句话,语法和句子结构都不难,文献的难度在于专业英语单词。我把课本后边骨科相关的单词都记住了,但是抽到的文献里有两个词我不认识,所以前两句翻译的还可以,最后一句直接翻译不出来了。可能只记住课本上骨科相关的单词还不够,需要再阅读一些骨科的文献,扩充一下词汇量,才能把文献翻译这一块做好吧。大外科的抽题口答我们是从大外科抽一道题,再从骨科抽一道题,把抽到的题目读一遍,然后现场作答。题目不难但是很考验现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对课本的熟悉程度,稍微生疏一点,就回答不好。千万别紧张,放平心态,摆出最好的姿态给老师们作答,老师们都特别和蔼可亲,不会为难你的,即使不会的题目也换考法让你作答,实在不会就和老师说不会就好,了解的还不到位,不要磕磕巴巴说半天还说不出来。阅片是老师在电脑上给出两张片子,让学生选一张,然后作出诊断,并且就这张片子提问。由于我们初试基本不大考阅片,所以这个我也是在初始结束之后准备的。我是看了外科书上的骨科内容,把每一个常见骨科疾病都在百度上搜图仔细观察与课本内容比对。总之骨关节系统的片子通过画圆划线基本都可以发现病变,但具体是什么性质的病变,还需要一定的水平才可以看出来。我复试的时候阅片给的应该是腰椎滑脱和胫骨上端骨肉瘤,都是常见病,稍微下点功夫,题目也都不难。整个复试大概也就十分钟,很快就结束了。初试经验分享:

西综

生理:我并没有看课本,直接跟的杨鹏杰老师的课,老师讲的很条理,框架非常清楚。生理是西综所有科目里最需要理解的一科,答应我一定一定要分析透彻理解明白,别稀里糊涂的过去了还不知道机制是什么,越到后面越记不住,只要理解透彻,就很容易记住。第一次看完一章后做真题,错误率在三分之一,难一点的章节甚至能到二分之一。没关系,不用在意正确率,做题的目的本就不在正确率,而是为了更有重点地看书。如果看完不做题,就不知道重点在那些位置。生理中比较难的章节像循环、神经、消化、泌尿等章节,一定是要在理解了的基础上才能记得下来,没有理解去强记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忘得差不多。当然也不是说理解了就能记下来,后期还要反复看反复复习,没有谁能一遍两遍就把这些东西全都记下来而且不忘记。前期忘得快,到后期看的遍数越多忘得也会越慢。实在不懂的不会的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讨论讨论着就记住了,也可以写成纸条贴到桌上反复看。

病理:这里尤其尤其推荐李聪老师!!!!听着听着故事课就讲完了,太牛了,全程跟的聪哥,押题也很准,一发卷子感觉聪哥在耳边重复答案呢,从基础到冲刺,没花费多余的时间,最后病理只错了一道多选题。作为大家公认的西综里最简单的一科,没有很多需要理解的地方。大部分知识点都是记忆型,当然背也是有方法的背,不是看到什么就背什么。哪些该背哪些不该背,做了真题就知道。这也是为什么我推荐看完书立刻做题的原因,并不需要留着等过几天考察自己看书效果。现在做的好正确率高不代表考试的时候也高,没有参考意义。不如立刻就做了趁热打铁加深记忆来的实在。我做题的是一些app,比较方便,而且也可以互相讨论,抽一些碎时间刷刷题。生化:生化没有看书,全程看的李婷老师视频,3遍吧,讲的非常的细腻,看视频的时候需要做笔记的地方可以拍下来,课后再翻看手机照片复习。知识点多,容易忘,看完后留不下印象。这里建议生化的时间一定一定不要太早复习,忘的快,六七月就可以,能做的只有不断重复,没别的办法。三大代谢是生化的重点,这里只看视频可能还是不太够,需要自己动手画图,画到能默写的程度才行。同时刷题也很重要,生化的考试重复内容较多,经常会遇到原题或者是原题的变形。生化的后半部分较难,只建议记视频中讲到的内容,其他部分看了不一定能记下来,记下来不一定会考,而且很费时间、性价比不高。内科:在复习内科时,跟着马威老师的课要形成一种思维模式,马威老师对于重点把握的非常准,要把每种病,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治疗原则等来分块归纳概括。西综里的大头,复习的重中之重,占考试的比例特别大。内科和生理学有些类似,考察临床思维比较多一些。最常考的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这方面应该作为重点看完一章做题时,特别是病例题,要多看看题目,找到题目里的解题关键词和疾病的特征临床表现。另外给个小提示,西综内科病例题组出题顺序是按课本编写顺序来的,课本上哪个系统在前,试卷上这个系统的题目也一定会在前面,不会出现打乱顺序的情况,所以看书的时候内科学的各个系统的顺序还是要了解一下的。内科中最难的章节也是西综里最难的部分:循环系统,我学到最后也没能完全学明白。不过也不用担心,书上讲的是很难懂,但试卷考得并不算特别难。有时候找几个关键词,就能把题目给解了。比如在循环系统出现结膜出血、眼睛失明等词语,基本可以确定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运动不协调,基本确定扩心病。还有题目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总而言之,课本上讲得难,考试并不难,自己在刷题多多留心一些,归纳总结出解题技巧。外科:这里建议跟着睿哥,绝对玩转外科,我们实习科室主任都说睿哥那本零笔记编的好!真是“灵”笔记啊!睿哥能带来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还有缜密的临床思维,临床经验,连影像阅片都讲的非常透彻。到现在一说甲状腺,嘴边还是八九峡不是钢铁侠。。外科偏向临床实践一些,只是看书,作用就不大。从外科总论部分来讲,内容多而且杂,章节之间联系不紧密,导致很多同学的学习难度增大。特别是麻醉这一章节,后面佛系随缘复习这一部分,只看考过的知识点,压力就小很多了。总论部分近些年有考察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紊乱、烧伤等章节,还是要好好复习的,太难的章节就适当放弃(是适当,不是难的全都放弃),并不会影响大局。普外和骨科部分,对于解剖有一定的要求,只有了解解剖位置才能更好理解。时间充裕闲着的时候可以翻一翻解剖的书,理解的层次会更加深入。外科的病例题分值也挺大,今年的题目考得不是很难,培养好临床思维显得很重要,但出题范围也还是那些,没有很多什么所谓的超纲,外科建议把睿哥的题多刷几遍看几遍,其他的辅导资料量力而行,把睿哥的题做透,外科水到渠成。诊断:没有专门复习诊断这门课,只是在复习内科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这方面,最后简单的翻一翻书,再在贺银成讲义上过一遍。

利用好真题:在这里,推荐一种刷题看书记忆法,头一天刷完一次课之后,第二天上午把对应章节习题和真题刷一下,第三天再重新看一遍,问问自己为什么选错。上来就真题就可以,不要等着后面什么做套卷的时候留着,放心大胆做就行,别以为你全都能记住答案,到后面你再刷可能还出错,做完后对答案,把错误的和不理解的还有蒙的题一定一定要仔细扣,每一个题的每一个选项都要咬清楚,要做到为什么不选其他的选项,正确的答案为什么是对的,并且在课本上·笔记上·圈出以供后期反复记忆。一轮西综我觉得应该在7,8月份就结束,根据自己情况来定,二轮三轮也是根据自己调整,不要被别人节奏带走,平常适当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21考研分医院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