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向村上学习
生活中总会发感慨。看到朋友圈患骨肉瘤进行水滴筹的小女孩,13岁,生命的花朵还没绽放便要凋零,感慨真是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早晨6点多,老胡上班路过体育场,看到那么多人在锻炼,他感慨:羡慕那些有时间早晨锻炼的人,自己只能背着包坐两个小时的大巴去上班。有时候莫名地感慨:为啥结婚,要孩子到底是想干啥?为啥工作,工作的意义在哪儿?最后干脆问为啥活着?村上小说中的人物也发感慨,不过那些感慨和我们的不同,表达人耳目一新。
硬邦邦的声调,令人联想到忘在餐厨尽头的面包。
声音告诉我们,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出场了,即将有一场唇舌之战。
纵使你的选择和努力注定徒劳无益,你也仍然绝对是你,不是你以外的什么,你正在作为自己向前迈进,毫无疑问,不必担心。
人不能拒绝自己,再羡慕喜欢别人,你也成不了那个人,追星啊崇拜啦,都是一场空。回头发现,你还是那个你,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
人不是因其缺点,而是因其优点被拖入更大的悲剧之中的,俄狄浦斯王不是因其怠惰和愚钝,而恰恰是因其勇敢和正直才给他带来了悲剧。
人实际上很难以自己的力量加以选择,无论什么。
才华这东西,其去向是无法预测的,有时会简单地倏然消失,或者像地下水一样钻进地底深处直接流去了哪里。
不要靠天赋和才华,这些不知道哪一天就离开。或长或短的人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与其羡慕有才华,不如学习有毅力。
我就这么活着,活在这个事物不断受损,心不断飘移,时间不断流逝的世界上。尽管不是孤身一人,就是孤独的很。若说为什么,无非是因为明白自己不能变得更为幸福,心里一清二楚。
失望、绝望时就是这样,无论下了多么大的决心,无论用了多大的努力用了多长时间建造起的围墙,一下子土崩瓦解,总是会有的。
或许世上几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过自以为追求罢了。一切都是幻想。人实际上喜欢不自由。文明诞生于人类开始建造樊篱之时。归根结底,在这个世界上,是建造高而牢固的樊篱的人类有效的生存下来。如果否认这点,你势必被赶去荒野。
较之把自由本身搞到手,把自由的象征搞到手恐怕更为幸福。
小时候多好,什么都不想,一直那样活着就好了。只要活着,我就是什么,自然而然。可是不知何时情况变了,我因为活着而什么也不是了。人不是为了活着才生下来的嘛?对吧,然而越活我越没了内存,好像成了空空的外壳。往下说不定越活就越成为没有价值的空壳人,而这是不对头的,事情不应这么离奇。
回不去了,只要踏上征程就要一路向前,空壳人,不空壳人,半空半不空的空壳人……奔向的是同一个终点站。
不过说起这个来,任何人的一生恐怕都并不具有明确的意义。对人来说真正要紧,真正有重量的肯定在于死法上。同死法相比,活法也许并不那么重要。话虽这么说,但决定一个人死法的应该还是活法。
向死而生,很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