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TUhjnbcbe - 2021/2/19 3:46:00

动脉瘤性骨囊肿(ABC)是由Jaffe和Lichenstein于年首次在文献中描述的,是一种良性的、膨胀的、溶骨性的病变,由结缔组织分隔的充满血液的间隙组成-组织间隔,主要涉及儿童和年轻人的长骨和棘。病变发展为一种真正的间充质肿瘤,称为原发性ABC,或继发于先前存在的骨病变,称为继发性ABC。大约70%的ABC病例是原发性的,30%是继发性的。继发性ABCs以前与多种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原发性骨病变有关,包括巨细胞肿瘤、软骨母细胞瘤、成骨细胞瘤、纤维发育不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血管瘤,非骨化纤维瘤和骨肉瘤。

病例1

57岁男性,患有继发性ABC型巨细胞肿瘤,有进行性膝关节疼痛的病史

股骨远端(A)的正面X线片显示一个明确的溶解病变,中心在股骨远端骨骺的内侧,缺乏硬化边界。轴向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像通过远端股骨(B)显示相对放射性药物摄取在左股骨远端的巨细胞肿瘤部位。股骨远端在骨窗(C)上的轴向CT图像显示一个明确的、溶骨性的病变。冠状质子密度加权脂肪饱和MR图像股骨远端(D)显示边界清楚的高强度病变以骨骺为中心,延伸到软骨下区,含有分隔,周围有中度骨膜反应和骨髓水肿。股骨远端(E)的轴向质子密度加权脂肪饱和MR图像显示病变(箭头)内的液-液平面)

病例2

16岁女性患者出现9个月的左髋关节疼痛史,原因是软骨母细胞瘤伴继发性ABC。股骨近端(A)的正面X线片显示边界清晰以大转子为中心的溶骨性病变(骨骺等效),有轻度硬化边界。矢状面(B)和轴向(C)质子密度加权脂肪饱和MR图像的近端股骨显示一个明确的病变中心在左大转子,内含分隔,周围有轻微的骨膜水肿和骨髓水肿,含有液平(箭头)。

病例3

13岁的女性患者表现为6个月的病史,她的手迅速扩大“肿块”,因为纤维发育不良与继发性ABC。手腕(A)显示的正面X线片一个明确的溶骨性和膨胀性病变,病灶集中在第五近端掌骨骨干。双侧手的骨扫描图像(B)显示明显的放射药理学手中病变部位的摄取(箭头)。轴向T2加权MR图像通过掌骨(C)显示一个明确的病变集中在第五近端掌骨干,包含内部间隔和液液水平(箭头)

病例4

24岁,女性,由于侵袭性成骨细胞瘤伴继发性ABC,有3年的踝关节疼痛史。踝关节X线片(A)显示一个明确的溶骨性改,前具有软组织延伸和内部骨化的泛蒂、外生性病变,以距骨的前上部为中心。骨窗左侧距骨的轴向对比增强CT图像(b)显示病灶前外侧(箭头)的内部结节强化(星号)、边缘不规则和骨蚀)。矢状位T1加权MR图像的距骨(C)表现出明确的、外生的距骨病变,主要表现为T1等强度,以及骨膜反应(箭头)和骨髓水肿。矢状位距骨(D)的恢复(STIR)加权MR图像显示液平(箭头)

病例5

20岁,女性,3个月的膝关节疼痛和肿胀史,并伴有继发性ABC骨肉瘤导致的10磅体重减轻。股骨远端(A)表现为一种不明确的溶骨性病变,内部蓬松的骨样基质和弥漫性骨膜反应,中心位于股骨远端干骺端,并向近端延伸到骨干。下肢骨扫描(b)显示左股骨远端强烈的放射性药物摄取,以及左股骨近端跳跃性病变(黑色箭头)。液平轴向T2加权脂肪饱和MR图像股骨远端(C)显示流质水平与薄间隔(白色箭头)。股骨远端轴向对比增强CT图像(D)显示COR与周围的软组织肿块(箭头)和内部致密骨样基质的破坏。

总之,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临床主要是疼痛,肿胀,影像表现溶骨性骨破坏,MRI显示混杂信号,界限清楚,内有间隔,液-液平(为特征性表现),病人年龄一般多在30岁以下。

月明人依楼

1
查看完整版本: 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