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很多人接到过美团打来的电话,电话接通之后,是一个机器人在说话,内容是在推销“美团借钱”。
通话中间,如果客户打断,机器人并不会反应,而是继续播报,并在快速介绍产品之后自动挂断。
消金界了解到,美团呼入的营销电话,是以95开头的一个电话号码。
并不只是美团,包括平安、中信等银行在内的银行,近年来在营销获客上,也越来越多地选择智能外呼的方式,代替传统人工电销。
而市场上,众多布局智能外呼系统的科技公司,正是电销方式转变的推动者。
消金界发现,在智能外呼领域,几乎集齐了所有的互联网巨头,同时也不乏垂直领域的金融科技公司以及专攻语音技术的企业。
但消金界注意到,近来工信部对呼叫业务的整顿,给智能外呼行业来了个“急刹车”。线路屡屡被封,业务面临合规风险。
无论是希望用智能外呼获客的公司,还是智能外呼系统的提供商,都遇到了难题。
工信部整顿呼叫业务
6月18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整顿商业营销企业拨打骚扰电话。
《通知》要求呼叫中心原则上只开通呼入业务,也就是用户主动呼入的信息咨询服务。如果确实需要开通呼出业务,那么需要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经用户同意后,呼叫中心才能提供即时回访和信息咨询等电话呼出服务,但是明确要求,不允许提供商业营销类电话呼出业务。
在对《通知》进行解释时,工信部明确,这次整顿主要就是针对的以95/96号码为开头的骚扰电话,并且还给出了整存的时间节点——年7月30日前要整改到位。
消金界了解到,《通知》发布以后,呼叫线路资源开始变得紧张。先是很多呼叫线路被封,然后就是很难找到新的线路。
不止一位贷款中介和从事催收业务的人员向消金界表示,当下找不到呼叫线路可用。
呼叫中心客户经理小白告诉消金界,现在除了规范化的外呼可以拿到线路,其他都很紧张。涉及非正规POS机、股票的全部停掉。股票、POS机、房地产营销的都不敢再接了。目前的呼出以正规的回访类为主,主动营销呼出的准入门槛变得非常高,话术审核也变得严格。
小白表示,为了应对这次工信部的管控,他们与很多已经签订过合作协议的客户,又签了补充协议。根据补充协议,客户不能随便改变已经通过审核的话术,还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使用外呼线路时,如果出现来自工信部、通信管理局或者运营商的骚扰类投诉,就会扣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该线路也会被封。
小白还透露一点,根据监管的要求,所有的销售电话,都需要获得接听人的口头许可,比如客户回复“可以”、“好的”。
但当被问到,为什么一些互联网大厂使用的智能外呼,不需要用户的口头许可时,他表示,大平台使用外呼线路时,一般有关系在,话术一般就不一定要有口头许可。
“毕竟,给了用户许可权,就意味着会影响转化率。”
不仅仅是敏感行业外呼线路紧张,很多小的提供线路的公司,因为资质问题已经关停。这让外呼线路资源变得更为紧俏。
“需要电话营销的公司,如果是头部大平台,压力可能还会小一点,但对中小企业来说,线路的紧张,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年的业务量。”
巨头云集的智能外呼行业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外呼线路受到管控,不仅仅影响了呼叫中心和他们的客户,最受打击的,还要属智能外呼系统提供商。
智能外呼业务分两大类,一类是信息确认类外呼,以回访、通知、确认信息为主,主要业务是银行、券商开户回访、账户异常回访,这类外呼都是监管允许的外呼。
另外一类是以营销、推广为目的的营销类外呼,主要是有营销需求的企业,通过智能外呼进行营销。
工信部这次整顿的重点,正是这种营销类外呼。
用一位系统提供商的话来说,这是从源头上加强了监管。线路的紧张,已经影响到了他们智能外呼系统的销售。
消金界发现,在智能外呼的赛道上,已经巨头云集,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京东数科、科大讯飞、搜狗、同花顺等,都上线了智能外呼机器人。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