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变种“55超级高炮”卷土重来,不少消费者中招被强制贷款后,近两日,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除了“高炮”平台外,已有另一灰色产业链盯上被强制贷款的受害者,试图对其进一步二次“收割”。其中,有所谓的中介人员宣称认识“高炮”平台催收人员,可防止受害者通讯录被曝,但需要收取贷款人被贷款金额的四成费用;也有中介人员称专业解决暴力催收,可对贷款人以及通讯录联系人进行端口系统拦截,但需进一步获取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运营商密码、QQ同步助手账号及密码等一系列个人信息。
在分析人士看来,除了资金损失外,受害者各类敏感信息被中介人员大范围掌握后,既存在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也不排除犯罪分子直接利用这些信息再去“高炮”平台借款,进而给受害者进一步带来资金损失的风险。
“反催”灰产狩猎受害者
端口拦截加剧信息泄露
“小白鲨贷款未经同意恶意下款,还威胁要曝光通讯录,还好我已经找人协商退款并注销了账号”“小白鲨强制下款,我到处找方法通宵了几个晚上,最后遇到懂行的人点拨,才把事情解决,需要可加联系方式”“套路贷都是违法的,很多受害者不知道怎么办,被一骗再骗,赶紧来加QQ群联合投诉吧”……
近几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不论是微博、百度热议还是其他网贷论坛,关于类似的言论屡见不鲜。这些言论的传播者,主要“狩猎”被强制贷款的受害群体,表面看似给了受害者一根救命稻草,但实则却将后者推至另一个深渊。
3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以受害者身份与多位人士咨询发现,所谓的“懂行人士”实则为反催中介。其中一名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其可通过“呼叫转移”的方式,为用户解决暴力催收的问题。具体操作方式是,用户需要把手机号、贷款产品名字、还款日等信息全部发给中介,中介将为用户手机设置呼叫转移,呼叫转移时间大概需要34天,并承诺半个月时间可以为用户注销贷款账号。收取费用上,中介人员需要收取用户四成贷款费用,例如下款元,中介人员将在其中抽取元。
下款金额不用还,只需要四成费用就能解决催收问题,受害者还能在其中“获利”六成,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实则不然。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采访了资深从业人士唐果(化名),对方向记者坦言,这仅仅是灰产中介的一套话术,所谓呼叫转移,只是将贷款人个人手机号转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通讯录被曝问题;而所谓的注销账号,也只是中介为了引诱受骗者相信所说的一种骗术。
“对方本来就是打一枪就走的‘高炮’平台,一般存活时间也就在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左右,所以中介才会说能注销贷款账户,但这也难防‘高炮’平台换个马甲重新骗人。”唐果补充道。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采访前述中介,如何保证通讯录安全?具体如何操作贷款账号注销?对此,该中介含糊道具体情况不便告知,但她随后又称,她的上级人员认识业内所有“高炮”平台的催收人员,可通过催收人员进一步为用户注销贷款、保护通讯录。
除了前述中介人员外,北京商报记者又调查了解了其他类似中介人员,其中有人称专业解决暴力催收,可对贷款人以及通讯录联系人进行端口系统拦截,收费元一位,需进一步获取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运营商密码、QQ同步助手账号及密码等一系列个人信息,号称主要根据用户信息去匹配平台IP地址服务器,并需要用户提供一份完整的通讯录,其将根据通讯录电话批量添加端口,一一拦截。
这类所谓的端口拦截又是否靠谱?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些“拦截操作”疑似“智商税”,首先,号称组织的中介人员既没有注册公司,也缺乏必要跟有效的真实身份证明,目的主要是为了诈骗过后“隐身下线删好友”一条龙。
其次,在苏筱芮看来,运营商密码、QQ同步助手账号及密码属于敏感信息,而QQ同步助手账号能够备份通讯录跟短信等,所谓“催收人员”在获取这些信息后能够完全实现对手机的远程操控,各类敏感信息将被“催收人员”大范围掌握,既存在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风险,也不排除犯罪分子直接利用这些信息前去“高炮”平台借款,进而给受害者带来进一步资金损失的风险。
“这个是灰产团队利用受害者反催收的迫切诉求,对受害者进行资金或者信息诈骗。”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同样认为,这类灰产团队会在操作过程中,获取受害者的身份证、银行卡、社交账号等信息之后,再转卖给其他贷款公司用于再次套路贷或者卖给商品销售平台用于电话或短信推销。受害者不但解决不了反催收的问题,还会被套路至更多的强制贷款,面临更多的营销平台的电话和短信轰炸,个人信息实则被传播到了更广的地方,得不偿失。
团队化操作层层抽佣
有成员靠“撸口子”月入上万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被强制贷款的问题尚未解决,受害者又陷入了个人信息被进一步泄露的陷阱。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由于运作门槛低,行业暴利,目前从事这类灰产人员已经形成组织化运作,并通过层层代理进行诈骗,在获取受害者个人信息后又进行二次售卖营销。
“我们团队有十余人,主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