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它拍出了中国人最怕的一件事理娱打挺疼
TUhjnbcbe - 2025/6/22 17:04:00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wangbawang.com/m/

去年《我不是药神》上映的时候,一下子戳中了所有人内心最紧绷的那根弦。

“生老病死”这个所有人都要面对的话题,之前在主流舆论中却几乎是隐形的。《药神》上映,有人庆幸自己是健康的、有人未雨绸缪买了重疾险、还有人开始反思社会医疗制度,所有人都在避免自己成为电影里那个,因病致穷,最后发现穷才是治不好的绝症的人。

但生老病死又是大家一定会面对的问题。大家有考虑过:如果真实的病痛发生在自己身上,你会怎么办吗?

突然聊起这么沉重的题,其实我们自己也觉得有点怪。可就是因为这是一道无法提前演练的题,所以我们想向所有对生命有敬畏、有好奇的人,推荐这部9.5分的神级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它刚刚播出了第二季。

得病,有多可怕?

《人间世》已经播出了2集。本来说尘肺病人的《呼吸》,被临时上线成了讲述产房的《生日》。正好和讲述骨肉瘤患者的《烟花》,形成了生与死的两极对立。

骨肉瘤这种恶性骨肿瘤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多发于儿童群体中,症状主要是关节疼痛和肿块,在我国患儿5年生存率在50%~60%之间。对于这些病人来说,生命有时候就是一场考试。有人考试毕业痊愈了,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

有人考试没及格,生命也就此终结。

更多的人,是在焦急地等待放榜成绩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明天能否活着都是未知数,你究竟会咋样?

首先,你会本能的害怕。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位小朋友在接受吸入麻醉手术。他明确知道医生正在帮自己,可他本能无法接受医生在自己身体上的“操作”。他挣扎着要拿掉麻醉面罩,医生压着他的身体,却不制止他的行为,因为这样的挣扎,会吸入更多麻醉气体。接下来,还会有一根管子伸进他的身体里,是为了化疗药剂的注射做准备。

这样的过程,会持续、会不停反复。

然后,你会熟悉。熟悉手术的整个流程,包括手术过程中你要承受的病痛。

这间病房里有个才9岁的孩子。看着别人满腿绷带从手术室推出来,她说:“谁出来都是这个样子的,没有办法”,全程语气镇定。

别的孩子剃完头,正在为明天的手术发愁的时候。她安慰她:“我当时就睡了,一直到晚上吃饭”。这里面,她的年纪应该是最小的。就因为她的病程长,她反而是长辈型人物。

我在看的过程中,有一条弹幕是“他们都好胖啊”。的确,大家都穿着雌雄莫辩的夸大病号服,整天素面朝天,医院,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变美,是为了活命。

可要说大家已经完全不在乎外表了吗?也不是。病人,也是正常人。

有个已经被截肢的小胖墩,被父母带着去做假肢。出门的时候,他特意把空荡荡的袖口,叠出花样。再小心翼翼走在老妈的右边,生怕被别人看出来自己少了一只手。

对于假肢,他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不装机械手,要装美容手。装完假肢穿完衣服后,他满意地看着自己拍的照片。

还有个女孩子叫王思蓉,因为大腿、小腿同时长了肿瘤,最佳手术方式是截肢。可她坚决不同意,哪怕是医生告知截肢的存活率更高,她还是坚持要“保腿”。手术前,她告诉医生,自己要“美容缝合”。

爱美是人之常情。爱美的背后,是所有病人最大的愿望,做个“正常人”。因为只有做个正常人,才能活下去。

病人家属,是个身份魔咒

病房是承载了所有痛苦的地方。这一季的《人间世》,镜头更多对准了病人本身,和病人背后,面目模糊的家人们。

他们所承受的痛苦,一点不比病人少。

还是王思蓉。她的妈妈已经算是开朗型人物了,基本就没哭过。女儿患病后,文化水平不高的她,同时兼职了保姆和心理治疗师。

女儿责怪妈妈为了打工赚钱,让自己当留守儿童,家长会一个人都没去,她笑着保证以后一定参加;女儿闹着不截肢,她笑着保证自己打包票了,一定不截肢。

哪怕是到了病房门口,她还笑着说和女儿打赌了,自己一定不哭。

一直到女儿做完手术从病房推出来,看着打满绷带的腿,她的心理防线崩溃,原来人在极度悲伤的状态下,是会哭到发抖的。

除了痛苦,其实也有欢笑。

女儿手术成功后,老爸在家里,特意焊了一个可以搭腿的轮椅,还笑着和老婆炫耀多亏自己的一双巧手。

看完很奇怪,这里面大家的所有反应,没有一条是按照影视剧上来演的。要说大家都有啥共同特点,其实是麻木。

第二集里有个情况危急的产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肺动脉高压,怀孕生子对她来说只有一半活命的机会。家里人拗不过她,只能看着她拼死一搏。这时镜头带到家人,脸上基本没表情。

其中最镇定的产妇的老公。进产房前,他说“选择是自己做的,要承担责任”;产妇生产完转入重症监护室时,他说“其实我也很想哭,但是不能哭,因为岳母还在自己面前”;几天后产妇瞳孔扩散抢救失败后,他走出去没再说话。

是真的麻木吗?就像伤重的一瞬间反而不会痛,当巨大的痛苦来临,往往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会被强制启动,强行切断你的情感,这是身体在本能保护你不崩溃。

这种伤痛,会在往后的许多年里延绵着。一年后对这家回访里,原本瘦成麻杆的老公圆了一圈,胖了,精神头却不好,肉眼看着苍老了下去。

为啥我们要看别人的“病床故事”?

说实话,打开《人间世》之前,我的心理预期是哭一顿就好了。确实也哭了,可要说最深的感触,其实不是伤心,而是希望。

有个上海的高龄产妇,消防员的儿子在出任务的过程中,从13米高楼摔下来当场牺牲。

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失独的夫妇俩连续尝试了4次试管婴儿,一直到第5次才成功。而这个孩子降生的时候,正好是牺牲消防员的本命年,你真的说不清楚,这是不是冥冥中的缘分。

但看着头染白发的孩子父亲,指着窗外的小学说,小孩长大后要在这里上学的时候,你又会真实地觉得: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人间世》说的都是别人的故事,其实也是在拷问屏幕前的观众,你活着的意义,到底是在哪里?

就像王思蓉的妈妈,之前夫妻俩一心想着挣钱,有钱了,一家人的生活才会好。知道女儿患病后她说:“如果重新来一次的话,我宁愿少挣一点钱,也要陪在他们身边,把他们照顾好。”

女儿手术成功后,她花了元买了三张去厦门的机票,夫妻俩扛着轮椅带着女儿去看海。即使这元,夫妻俩得烫1万多件羊毛衫才能赚回来。她想的却是,海里的紫菜挺好,说不定可以给女儿做汤喝。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人生似乎总有无数希望。有时候反而是因为可以选择的路口太多,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这时候总会有人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30岁一定要当上公司中层”、“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如果你的男友没有为你做到这几点,那么他一定是不爱你”。

我们这期做《人间世》,不是为了让大家哭,不是想让大家“直面生命的残忍”,而是想给正在活着、且身体健康的大家提个醒:你的人生,到底要怎么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它拍出了中国人最怕的一件事理娱打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