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苏大桥的考研之路他到底想要什么
TUhjnbcbe - 2025/6/11 22:39:00
刘军连预约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dobh7gg/

大二的上学期,苏大桥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其实英语四级考试就是吃高中英语的老底。六级就不一样了,它既考语法,又考词汇量,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核,比四级难了不知道有多少倍。苏大桥考了两次才通过英语六级。等他第二次通过的时候,他拿到的不是和四级一样的合格证,而是一张成绩单。

大二的下学期,六叔破天荒地给苏大桥打电话,问他有没有考研,他鼓励苏大桥考研。

苏大桥听到六叔电话那头人很多,可能他正在跟人喝酒。

“这里(老家油库)的文职人员很吃香,来上班就坐办公室里,什么也不干,本科生一个月三四千(元),研究生五千多,年底还发放一个月的工资作奖金。

电话里另外还有几个声音补充道:“不光是工资高,福利也好,什么补贴都有,六险二金、住房补贴、科研奖金、伙食补助等。”

“定期免费体检、看病、还管着子女上学,也有宿舍。”

“这么好的工作到哪里找去?”

六叔真是见多识广,他的话也没错,只是当时在苏大桥看来,六叔无非就是想给自己的脸上再贴点金。

苏大桥的心里是抗拒的,不过他还是先答应下来,因为他最近也在考虑要不要考研,再说,这会儿也不能扫了六叔的面子。

“好呢好呢,六叔我知道了,我一定尽力,再加把油。”

最终,大三上学期,苏大桥带着矛盾的心理决定考研,自己有一年多的时间准备,反正也是闲着没事做。

一开始,他满怀希望,感觉到些许兴奋,也有丝丝的孤独感。

还能比高考难更难吗?

无非就是更努力地去学习,多记点东西,高中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嘛,就算考不上也没什么坏处,也没有什么损失。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它的艰辛不仅仅来自体力上的巨大压力,更多的是来自自己和自己的斗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不断地要克服自己的惰性、懒散和沮丧。

那段日子,除了学习本身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找座位,整天跟个孤魂野鬼似的在教室间寻找、游荡,心里感受到的满是煎熬、苦闷、孤寂和无援。

大三的暑假,苏大桥留校复习考研,每天就是三点一线,宿舍,教室,厕所。

不停地背书、做试题,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的。

暑假里的时间很充裕,去自习室找座位容易,注意力也好。

苏大桥每天都会早早地去教室抢占“有利地形”——前排、有风扇的地方,尽量不坐在门口和窗口,那里总有人进进出出,很烦的。

找个中意的位置坐下来,从书包里面搬出厚厚的一摞书,然后默默地“啃”起来。

苏大桥还带着一大杯水,口渴了就咕咚咕咚喝两口;困倦的时候,就趴在桌上眯一会儿。白天的时光可能好过些,但是到了下午四、五点之后,蚊子就上来了,让人难以忍受。

短暂的暑假就这样一天天地重复过去了。可是无论怎样,苏大桥依然坚持着,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

九月份开学之后,上自习的人就多了,自习教室资源开始紧俏起来,于是就出现了有人在抽屉里放书占座的现象,临走前在桌肚里留下几本书,下次就算来晚了这个座位被人占了也不要紧,看到课桌的抽屉里放着书,他们会自觉离开。就算有人一开始并没注意抽屉里的书而“误”坐在那里,等书的主人过来把抽屉里的书掏出来示意给后来的人看过之后,他也会主动离开,不管心里情愿还是不情愿。

这已经成了规则或者说是同学们之间达成的默契吧!

苏大桥和几个研友经常遇到有人“占座”,在经历了数次的辗转后,他们最终选定了一个教室,也在课桌抽屉里放上几本无关紧要的书。

这样的生活也并非一成不变。

自从进入了十月份,苏大桥就开始有些疲劳了,疲劳的身体和精神影响很大。

在那段日子里,学习效率比较低,一个上午学英语和政治,一个下午是数学,晚上学专业课(苏大桥的专业课是《材料力学》)。有的时候,政治背了半天,却记不住什么,背了忘、忘了再背,背的自己都要吐了,政治书、英语单词手册不知道翻了多少遍,都快要翻烂了。光嘴上背记不住,还要一遍一遍地写,飞快地写,不计一切后果地写,为的是加深印象,又不浪费时间。以前苏大桥的字还算可以,经历了考研的复习后,他的字就变得一塌糊涂了。

他知道,所有的困难都要克服,不能有任何的松懈。他依然坚持每天起早贪黑、不敢多睡一会儿,为的就是能够顺利通过考研。

这个时候,宿舍里的室友都在玩,玩游戏的玩游戏,打牌的打牌。

可是苏大桥不能,他要静下心来看书学习,他的时间有限,他的目标就是通过考研,没有辛苦哪来的甘甜,没有高的起点,他就必须为此付出更大的辛苦,因为自己不能跟别人比,没有有钱的家境,没有有能力的父母,只能靠自己,考上研究生是他更好的出路。

他们的共同语言更少了。

惟有学习能使他快乐。

有时候,他也会对每天的生活麻木起来。他在想,自己这么的努力、这么拼命,最后能有收获吗?

这时候,他告诉自己得想办法解脱出来。他明白,自己不可能总在低谷中徘徊,他就去图书馆借几本自己喜欢的小说,“放松”一下。

他就给家里打电话,听到遥远的另一端响起了久违的乡音。那一刻,他才意识到他已经很久没回家了,也很久没给家里一个电话了,而电话那端的人也因他的复习紧张而不敢多问他的近况,怕问多了让他着急。

电话那端的声音里满是掩饰不去的惊喜和担忧。

泪,不由自主的在眼眶里打转。可是,当他撂下电话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那一刻,他清楚现阶段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单调枯燥的生活还得继续,勤奋是学习的必需品。

不论有没有天赋,无论聪明或愚钝,只有勤奋,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靠实际的行动,在勤奋中持之以恒,永不退却。只有勤奋,生命才会绽放火花,人生的时光才会更加闪亮精彩。

大四开始,因为课时的减少,周围的同学更悠闲了。因为大部分同学都在大四上学期学校的招聘会上找到了工作,就等毕业,没有任何压力了。

学哥老乡告诉苏大桥找工作一定要找有‘(住房)公积金’的(工作)。”

那时他还不知道一份工作怎样才算是好工作,就只认准了“公积金”这个关键词,只要不缴公积金的单位,一概忽略,只有缴公积金的单位他才停下来看一下。

招聘会上,苏大桥把唯一的一份简历投给了来自*州的*车集团。

设计员,缴纳公积金,月薪块钱。

人家都收下了他的简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回头要回去了。

他嫌工资太低。

他收起简历,赶紧去上自习了。

周末,学生们都出去玩了,有人去西部欢乐园,有人去逛西太华商场,苏大桥哪里都不能去,因为他的目标是考研,他不能失去这次机会,没有努力,没有奋斗,怎么能取得成功?不吃苦中苦,怎么做人上人?

图书馆才是他周末的去处。

苏大桥依旧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连睡觉对他来说都是奢望,更不用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那种幸福生活。

每天早上舍友们还在做着美梦的时候,他就已经出发了,而晚上空荡荡的教室,呼呼的风声,他在拼命地看书,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只有这样,他才会觉得充实,而不觉得凄凉。

人是寂寞的动物,只有不断地做些什么才能忘记寂寞。

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候,苏大桥报了各科冲刺点题辅导班,经验丰富的考研辅导老师的课程对于他的帮助是很大的,他的答题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

那阵子每天他都要很早起来,赶到上课的地点,提前到开课现场。几千个学生在一个大礼堂里上课的场面相当壮观,中午吃饭的场面也是毫不逊色。上千人捧着盒饭边吃边看书真让人惊讶,也同样令人振奋。

坐在苏大桥旁边的一个女生是师大的,她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当苏大桥困了想眯一下的时候,看着她在旁边认真地记笔记的样子他就掐一把自己的腿,逼着自己又打起精神来听课。

那段时间里,他常常能见到那个女生,而每次见面,与她那对视的一瞬间,女生都会用坚定的眼神看他,那是一个鼓励的眼神,比说一百句话都管用。

经历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

考研是一场痛苦的征战,是一场深刻又漫长的考验,对于成功的人来说,是一次人生飞跃的跳板。而对于失败的人来说,也许就是一场不怎么愉快的梦,梦醒来就是明天,太阳依旧会照耀着万物。

考研的日子如期而至,也跟所有的“每天”一样,倏忽而过。

苏大桥与考研大军中的所有人都组成了“悲哀的分母”,经过了这次痛苦的拼杀之后,他却没有成为“幸运的分子”。一百五十块钱的报名费和一年多的拼搏,最后就换来了一块小小的成绩单,他的成绩虽然超过国家线25分,却不够他报考的学校的分数线,主要原因是专业课成绩不够高。

这样的结果让他很沮丧。

他又拒绝了命运给他的第二次机会。

有一个船舶专业学校的招生处给苏大桥打电话,他的考研成绩够他们学校的轮机制造工程专业的分数线,他可以享受公费名额。

但是苏大桥不想上学了,再也不想考试了,他想找工作上班赚钱了。

他钻进牛角尖出不来了。

他没有认真考虑这个公费名额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家里现在没钱再供他上学,他也不想再继续上学了。

他已经厌恶没完没了的考试了。

苏大桥没有平静地休息一下,也没有心思回顾他艰难的考研历程中发生的一些事,他得抓紧时间为大四的招聘会做准备,抓住最后的机会。

不过到了招聘会那天他这才发现,这一次来的单位很少,都是些小公司,有的名字都没听过,好多第一次招聘会上来过的国企、大公司这一次没来。

这下他真的有些慌了。

因为考研,他错过了学校第一次大型招聘会的机会。后来他又不假思索地拒绝上公费研究生。

他到底想要什么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大桥的考研之路他到底想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