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31日讯 “阳光书屋四岁了,它就像我们的家!”5月31日,华中医院肿瘤中心骨软组织肿瘤科病区,精彩的课堂、缤纷的礼物、童真的表白……一场名为“梦想与未来”的儿童公益课正在进行。4年前的5月,“阳光书屋”在这里成立,累计服务患儿达人次,公益陪伴时数近小时。
“爱心大白”走进病房为孩子们送上礼物。通讯员赵炯 熊婉婷 摄
肿瘤病房充满“童”乐
“我长大了想当动物讲解员。”“我想当医生。”5月31日,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10个孩子正在描绘自己的梦想。他们都是骨软组织肿瘤患儿,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5岁。
志愿讲课的郑老师也曾是一名肿瘤患者。8年前,16岁的她被查出肺部肿瘤,医院胸外科康复出院后考入武汉大学,年毕业自主创业。她说:“我要用我的亲身经历,激励与病魔作斗争的小朋友们。”
骨软组织肿瘤科病区的叶挺医生每年“六一”都会扮演“爱心大白”,他分享了自己的从医故事,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梦,期待未来与选择学医的孩子们在工作中相逢。
医院季湘年副院长为患儿送上“六一”礼物。通讯员赵炯 熊婉婷 摄
“我长大要当一名医生!”
“长大了,我想当一名医生,把和我一样得病的孩子都治好。”小墨(化名)向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梦想。
9岁的小墨4年前确诊为普通型骨肉瘤,在医院进行骨肉瘤的化疗、肿瘤切除及膝关节置换手术。一年又一年的坚持,刚强的他长高了、懂事了,最终战胜病魔重返校园。
“面对中考我要保持乐观,不留遗憾!”16岁的小悦(化名)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她因病无法参加今年中考,但幸运的是,目前治疗状况良好,她信心满满地说:“明年一定能考上理想的高中。”
叶挺医生与患儿互动。通讯员赵炯 熊婉婷 摄
阳光书屋四年守护千余患儿
骨肉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实体肿瘤之一,好发于青少年,约75%的患者发病年龄在12—20岁。医院肿瘤中心年在全国最早开设骨软组织肿瘤放化疗专科,目前已形成由外科、内科、影像科、病理科、护理等组成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年5月30日,该科室在病区设立“阳光书屋”,开创了湖北省肿瘤儿童心理舒缓治疗的先河。
一幅幅“童画”展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通讯员赵炯 熊婉婷 摄
阳光书屋的四年“印象”。通讯员赵炯 熊婉婷 摄
“所有人都不要生病。”患儿书写20年后的期望。通讯员赵炯 熊婉婷 摄
孩子们的画作以及妈妈写给孩子的卡片。通讯员赵炯 熊婉婷 摄
“阳光书屋一开门,便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城堡’。”科主任陈静介绍:目前“阳光书屋”常设心理志愿者、绘画老师、沙盘游戏老师,经常性地举办绘画工作坊、阅读陪伴、音乐疗愈、亲子手工、沙盘游戏、家长心理课堂、爱心大白陪伴、医疗心理联合查房,“中高考助力”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当日,湖北省慈善总会授牌“阳光书屋”为慈善医疗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站”。(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张玮 熊婉婷)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