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午最后一个门诊病人,已经是中午12点半多。离下午开诊,半小时不到了。
“梅医生……”刚走出诊室,一个看似有些面熟的青年男子迎了上来。
“抱歉!请1点钟在这个诊室等我。我吃完午饭就回来。”我边走边说。
“梅叔叔!我是……你以前的病人,18床。还记得吗?”
想起来了,这是一位骨肉瘤患者。自从他治疗结束后,我就再没见过他。
“你考上大学那年,你哥哥来过,还给我带来一瓶你们家乡的酒,说是你上大学的喜酒。”我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他。20多年过去,高了不少也胖了不少,但他当初躺在病床上的模样,一下子从记忆中清晰复原。
“你的腿现在有啥问题吗?要不下午来门诊看看?”我问他。
“我是专程来看你的,不看病。”他说,他今天一早打听到我在这里就来了,看到我很忙,他就一直在诊室外等着。他的眼圈微微有些发红,邀请我跟他到外面一起吃午饭,但我下午的门诊马上就要开诊了……
“那我就等你下班后再来找你。”不容我发表意见,他就匆匆告别了,甚至连我的联系电话也没问。
还没到下班,他已经在诊室外等候了。他说他已经订好餐厅。我实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就随他一同去了。
边吃边聊。我得知他大学毕业后创了业,结了婚,有两个孩子。公司不很大,但家庭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他还提到他哥哥,也在他的公司帮忙。
“你哥哥的样子我还记得。你住院时,就是你哥哥和你爷爷照顾你。”
听到我这句话,他的眼眶顿时充满泪水。
“是的。我爷爷今年去世了。正是爷爷生前反复嘱咐我,一定要来上海感谢你,是你救了我的命。”他用餐桌上的纸巾擦了擦眼泪。
“当时我经过几次化疗和手术,已经让家里山穷水尽。谁也不知道我是否能活下来,连我父母都在担心人财两空。他们外出打工挣钱,留下爷爷和哥哥照顾我。”
他又开始提起和他邻床的病友,同病同年龄还同姓。只是人家家境好,在医院用的药物和器械都是最好的。因为孩子生了同样的病,两家就像亲戚一样彼此牵挂着。医院化疗,也约在同一天。
只是后来,这个不幸的病友复发了,不久去世。得知病友去世,他哭了一整天。他说他很长一段时间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任何伤风感冒都以为是肺转移。因为他心中有这么一个结:由于穷,他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
我告诉他,他的治疗并没有不正规。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复杂,因为医学充满了不确定性。说我对他有救命之恩,也是言重了。或许对个案而言,只是医生带领着病人,在黑暗中摸索着走一条难以明确知道结局的路,正巧走通了而已。
“我考上大学,而且还是重点大学,这在我们村是第一个。何况我还是一个跟癌症抗争的病人。”他接着说,表情有点自嘲,也有些得意。
“我也知道高考成功的原因。一方面是我生了病,活动受限,读书的时间多;另一方面是我爷爷的严厉督促。爷爷一直教育我们哥俩,读书能改变命运。因为我的病,家里欠了很多债,我哥哥放弃了高考,选择外出打工挣钱。爷爷本来不同意的,但面对疲于应付债务、脾气越来越坏的我爸,也就慢慢不吱声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他爷爷的模样,个子不高,偏瘦,总是穿着深蓝色的衣服,有点类似民国长衫。
他说他们家乡的老人多是这样的穿着,他爷爷就是一个很守旧的人。“爷爷跟我说过很多次,一定要来上海当面给你磕头谢恩。他说你不仅救了我的命,还在我住院手术期间,给我买鸡买肉补充营养……”
我立即纠正了他的话:“不是这么回事。”只是有几次,我看到他爷爷在病房的配餐室里,把别人扔掉的肉捡出来洗干净,再重新加工做菜。我就告诉他这样不卫生。他说不是给病人吃的,他看着可惜,自己吃。
还有,我也没给他买过鸡。只是第一次看到爷爷在配餐室捡肉时心生不忍,到医院的营养食堂为他订了一份鸡汤而已。只是一碗鸡汤,不到十块鸡块。后来的鸡汤等食物,应该是营养食堂的师傅或者其他病友送给他们的。毕竟他这样的病人,这样的家庭情况,很多人都看在眼里。
听我说着,他的眼睛瞪得很大,似乎在努力克制着什么。他扭一扭自己的身体,站起来又坐下,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试图掩饰可能的失态。“从我爷爷和哥哥的谈话中,我已经感觉到家里没钱了。爷爷不再吃肉,除非我剩下。爷爷说,肉是梅医生买的,要我增加营养,早点康复去上学。他知道我听医生的话!”
他还是没忍住,哭了。
我突然有些不安和惶恐,觉得自己的快言快语有点欠考虑。
刹那间,我就理解了他爷爷为什么要说是我买的鸡和肉,无非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来龙去脉。
或者,仅仅是因为我是主刀医师的缘故,就把所有的功劳都推到我这里。
他接着说:“其实,我考上大学时,爷爷是叫我和哥哥一起来上海的。当时年少无知,医院的路上,我突然觉得自己瘸着腿,不像那些有钱人换了关节走路特别好。而我的腿留下残疾,不就是因为家里没钱吗?我突然心生愤恨,医院了。我哥只得一人来谢你。”
我安慰他,他上大学之后每年寄来的新年贺卡,我都收到了。记得有一年,他还给我寄来了新茶……我一直都很感动。
“你的经历激励过很多患骨肉瘤的孩子。你寄来的新年贺卡,我曾给很多患病的孩子展示过,告诉他们要坚强,告诉他们曾有这样一个孩子,患同样的病,病好后在一所知名大学读书。”
确实,病人当中像他这样健康和事业都不错的人不多。而作为医生,知道自己的病人生活得好,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作者:医院骨科梅炯
来源:健康报文化频道
策划:王丹余运西
主播:张方飞
编辑:余运西张方飞
投稿邮箱:yedujkz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