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人间世生命不易,珍视当下
TUhjnbcbe - 2025/4/9 21:35:00

《人间世》拍到第二季了,这部记录片,用它真实的镜头,医院里一个又一个细微而又具体的故事,用这样极度现实主义的手法,去聚焦一个个普通生命面对疾病时的点滴,去展示中国医生在面临重重困难时,所做出的艰难选择。

除了疾病,除了绝望,这里更多的展示的,是一个个流露着真情、真爱,勇敢和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故事。也许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在生命面前,其他的一切,都不值得一提。

在第一集《烟花:骨肿瘤患儿用勇敢打败病魔》中,那些在十几岁便罹患了这样可怕的癌症,手术、化疗、辗转反侧之中,依然用笑脸来面对镜头的孩子们,无不戳痛人心中那根最柔软的弦,让人落泪动容。

看着这些画面,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病床上痛不欲生的时候,让人难免想到:这世界是何其的不公!他们还那么年纪轻轻,在自己最美好的时节,闻此噩耗,山崩地裂,人世间的一切事情,仿佛在这一刻都失去了光华。

剧中的小女孩,在得知要截肢才有可能保命时,哭着说到“妈妈,我不要截肢,如果你们非要给我截肢,就算手术成功,我也宁愿去安乐死”,那样的话,字字扎心,母亲无奈地别过脸去抹泪,父亲在那里还在循循善诱地劝她,那一刻,生命的痛苦与绝望,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弹幕里,有人留言说“能用一条腿换一条命,值得换啊”,还有人说“说出自己安乐死这样残忍的话,让她的父母情何以堪?”是,我们每一个健康的人用从小就知道的“两害相权取其轻”来做出各种选择,诚没有错。

可是,面对这个患了骨肉瘤,性命垂危的十三岁的女孩,一个健康人凭什么去指责她的选择?指责她的痛苦与绝望?普通人不可能感知这样的病痛和消息对一个年轻生命所带来的打击,在这一刻,我想,对于当事人而言,做出怎样的选择,有怎样的情绪失控,我们都应该理解,我们都无权置喙。

还有很多人喜欢站在道德的高点,去指责医者冷漠。他们以为自己哭天抢地,感动落泪的时候,医生还能平静的说出残忍的治疗方案,就是麻木不仁。这些指责者们可曾想到,这些医者们每天面对无数的病患,心里承受着何等的压力。

人都非草木,面对鲜活生命的垂危,谁不痛心疾首?可是,他们的工作偏偏不允许他们痛心疾首,因为他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判断,才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才能够最大化的有利于病人。

其实大多数时候,作为医者,是很无力的。虽然在今天,医疗技术比百年前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各种疾病的发展脚步却远远超过了科技的速度,各种层出不穷的癌症越来越低龄化,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也远远没有达到被完全阐明的地步,现在临床通行的很多方案,都是对症治疗,还无法做到对因治疗。

这种时候,一个人越在医学的殿堂里走得深远,便越可能理解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的那段话:“有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真的是道出了医学的本质,也道尽了医者的无奈。

然而,大多数人是不理解这种无奈的,医院,就应该是被送进了保险柜,从此万无一失,必会健健康康地出院回家。倘若没有,便是医者的错误,医生便该被骂、被打、甚至被捅。

反正患者是弱势群体,反正“我都已经病成这样了”,你还不第一时间为我诊治,还在处理隔壁病床的患者,你就是狗眼看人低,就是冷漠无情,就是收了隔壁床的红包,所以才先为他处理!愤怒而焦虑的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恶意去揣测这个世界。

也许正是因为,每一个生命,在这世间都活得太不易了,都让生活磨砺得太痛苦了,于是,医院成了一个矛盾压缩和聚集之地,也成了那些压抑的情绪所爆发之地。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不难发现,面对生命的消逝而无能为力是痛苦的,这是任何一个人的痛苦,医者也是人,而且是术业有专攻的人,所以,在无力救回的时候,那份痛苦,那份无力,也必然来得更深沉。

可医院的急诊病房的吗?还有那ICU(重症监护室),仪器滴滴答答的声音,本是生命的旋律,却让人听出了窒息的意味。那里静寂而压抑,沉闷而透着绝望。曾有很多从那里陪侍过病人的家属出来,由衷的感叹“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好人进去待几天都该病了”。待在那里的人,没有一个活得容易。

患者病痛缠身,自然苦不可言;家属日日为至亲担惊受怕,劳心劳力,也颇为耗人;而那些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闲的医生,难道不辛苦,不值得一句理解吗?

《人间世》,讲的是普普通通的人间人、人间事,人间故事。看罢片子,才深感生命不易,活着不易,每一个健康的我们,都应该珍惜当下,心怀善意去看待这个世界。不了解我们可以去了解,但不必恶意去揣测。

这个世间是有很多的不公,很多的灰色,但我们还是愿意相信,生命本身,人性本身,是美好的,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恩的。愿你我都永远不要等到生命的余额不足的那一刻,再去后悔,再去感伤……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间世生命不易,珍视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