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熊炟今年读初三,本来与其他中考应届生一样埋头在书桌前“冲刺”考前一百天,可从去年8月起他的左腿膝盖出现痛感,最终在今年3月初被确诊为患有骨肉瘤,不得不离开校园,等待他的将是无数次化疗、肿瘤切除手术和置换膝关节假体手术,以及随之而来的约40万元医药费。务工的父母东凑西借,无奈目前还有约30万元缺口。
坚强少年的心愿:战胜病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在白云区鹅掌坦大街一个出租屋内,14岁的熊炟剃了平头,蜷缩在被窝中补眠,此时的室外,阳光灿烂。“他每天晚上都疼到睡不着,只好等白天没那么疼的时候睡一下,加上化疗带来的折磨,他的体重一下子掉了近20斤。”父亲熊政权说。
熊政权的老家在湖北省公安县闸口镇榨岭村,多年前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广州,靠着送货谋生,同时赡养着在老家生活的瘫痪母亲。一家人生活尽管不富裕,但和睦融洽,没有大起大落。
熊政权说,去年8月起,熊炟不时跟妻子金凤英反映左腿膝盖疼,尽医院做过简单检查,但由于患处没出现红肿或破损,没发现异样。
新学期开学后,一向坚强的熊炟跟金凤英商量能否中午回家平躺着休息,原因是他在学校趴桌睡觉时,由于双腿处于弯曲状态,痛到无法入睡。这时,一家人才提高警觉,马上带熊炟医院检查,经过接连2天的拍CT和核磁共振后,医院揪出了病因,熊炟确诊患有骨肉瘤。
熊先生和儿子熊炟
“我想看书复习,但身体好沉,精神总是集中不了。”熊炟把脑袋伸出被窝,声音轻轻地说。面对同学们在QQ群里的鼓励,身体孱弱的他却留言“绝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懂事哥哥照顾弟弟起居,从不让父母操心
熊政权坦言,由于夫妻俩靠送货为生,一年四季都早出晚归,基本没时间陪伴孩子,更别说监督和辅导孩子完成作业。不过,让熊政权感到欣慰的是,作为哥哥的熊炟非常懂事,不仅帮忙张罗家里的大小事务,还事事给弟弟作榜样。
“兄弟俩感情非常好,我们都放心将弟弟交给熊炟照顾。”熊政权说,每天早上闹钟一响,熊炟就把睡在一旁的弟弟叫醒,俩人就一起洗刷、吃早餐,上学从未出现迟到;放学后,熊炟把妈妈提前做好的晚餐重新加热,和弟弟边吃边分享校园趣事,饭后还辅导弟弟做功课。
“我很喜欢哥哥,喜欢他给我讲学校里各种趣事,希望他能尽快精神起来。”自熊炟在家养病以来,10岁的弟弟放学后都马上回家,坐在床沿上陪伴熊炟。
而在学校,熊炟同样是师生心中的“人气王”。班的陈同学说,熊炟非常正直善良,经常帮助同学取水,有时还帮同学解答数学问题,在班里人缘极好。“我们的教室在五楼,自动饮水机在一楼,熊炟也不嫌麻烦,经常同时拿着2、3个同学的水壶去取水。”
同学们的捐赠
陈同学说,当同学们听说熊炟患病时都感到非常震惊和难过,不仅在学校发起的募捐活动中踊跃捐款,还自发组织探望熊炟。3月23日下午,近20名班同学凑钱买了一箱牛奶和一袋水果,来到熊炟家中,给熊炟分享这段时间在学校和班级发生的趣事。“我们都想让熊炟知道,他并不孤单。”
父母瞒儿真病情,盼儿能活得轻松
医院陈医生说,熊炟确诊患有骨肉瘤,前期要进行四次化疗,评估病情后再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和置换膝关节假体手术,然后再进行数次化疗控制病情。他介绍,如果治疗过程顺利的话,大概需要40万元。
自熊炟生病后,熊政权和金凤英夫妇更是卖力接单送货,希望为儿子的病情多攒点医药费,无奈仍是杯水车薪。为此,熊政权向熊炟就读的中学求助,得到校方的积极配合,在校园发动的募捐活动中共筹得约2万5千元;同时,熊政权也通过网络筹款平台筹集到约7万元善款。
“非常感激师生和好心人的帮助,有了他们的支持,不管多艰难,我们也会努力地走下去。”熊政权说,尽管夫妻俩仍忧心约30万元的医药费缺口,但不想让熊炟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压力,“我们还一直瞒着小孩,决口不提他的真实病情,就让他活得轻松一点。”
同学们的鼓励留言
班,蔡同学:“加油!你一定会健健康康,里面(信封)有我去衡山求的平安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班,同桌马同学:“只有我坐在座位上不过瘾,都没人跟我说话了。”
班,谭同学:“早点回来,跟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毕业,一起去毕业旅游!”
班的王同学给熊政权递过数十张1块、5块和10块的纸币,急匆匆地赶回教室上课:“这是我们班今天又临时捐赠的爱心,叔叔您拿着,祝愿熊炟同学早日康复,早点回来上课!”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叶碧君
图: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廖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