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重病,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该怎么办?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各种回答。来自山东聊城阳谷的27岁青年钟太,在弥留之际决定捐献遗体回报社会,以此表达他对生命最终的诠释。
7月24日下午,在山东医院的病房里,51岁的钟道生正在照顾他生病的儿子钟太。钟太因病疼痛难忍,钟道生紧握着儿子的手,抚摸着他的头,脸上流露出悲伤的神情。
00:51勤奋好学,他一步步成为高级工程师
钟太在聊城阳谷出生长大,年,从福建省一所院校毕业后,从事机械制图工作。“他特别喜欢机械,也特别喜欢机械制图,学得非常快。当别人还在当徒弟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老师;当别人成为老师的时候,他早就已经成为了公司里的高级工程师。”钟道生说。从年到年,两年的时间里,钟太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对机械制图的热爱,从普通工人一步步地成为了公司的高级机械制图工程师。
直面病魔,他仍对生活充满希望
年,时年21岁的钟太突然被查出患有骨肉瘤,但是他直面病魔,勇敢地接受了截肢手术。“当时,钟太的母亲因为宫颈息肉刚做了手术,身体很差,不仅照顾不了儿子,自己还需要人照顾。”钟道生回忆道,“孩子被查出患病的时候,家里也没什么钱了,多亏了亲戚朋友和好心人的救助,我们家才勉强撑了过来。”
经过10个多疗程的化疗,钟太身体好转,又回到了他原来的工作岗位。但是由于病情,只能在办公室工作,再也不能进入工厂一线指导工作。这期间,他经常去爬山,还喜欢拍一些风景照片,阳光自信是他不变的追求,他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后来,因为再也不能适应机械类的工作,钟太只能辞掉工程师的工作,回到聊城阳谷老家。年8月,他又在父亲钟道生的陪同下去位于烟台市的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应聘教师。他总是带着一种自信面对未来的生活。
病情复发,他作出捐献决定
然而,去年10月份,钟太的病情出现恶化,医院做了肿瘤切割手术,经过几个疗程的化疗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肿瘤的生长又转移到腹部。更让钟道生痛心的是,不久前他被院方告知,钟太腹腔内已经长满了肿瘤,不宜做手术,建议保守治疗。“去年还计划着去烟台当老师,都已经谈妥了,但因为病情无奈放弃了。”钟道生言语之中充满遗憾。
医院转院医院时,钟太还可以吃一点流食和水果,虽然吃了就会吐,但是还能吃东西。随着腹腔里的肿瘤慢慢变大,他也渐渐地吃不进去东西了。“钟太一个月没吃东西了,现在只能喝一点水,但很快就会吐出来。如果我能够代替他承受这些痛苦该有多好啊,孩子受大罪了。”52岁的母亲白桂青哭着说。
不能手术,也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只能静静地等待死亡。然而此时,钟太作出了一个令父母都感到意外的决定:向医疗机构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当听到他说要捐献遗体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但是我尊重他,也敬佩他,敬佩他不怕死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奉献。想到这我心里就很热乎,很感动,这孩子有骨气、有爱心。他说,这算是最后为社会做点贡献,也只能做这些了。”父亲钟道生说到。
钟太作出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决定后,钟道生联系了聊城市红十字会。7月22日,钟太在捐献遗体志愿书上签上了名字。7月25日中午12时30分,钟太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随后,医院的医生为钟太做了眼角膜摘除手术。当天下午4点左右,运送钟太遗体的车辆缓缓驶医院,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
在生命弥留之际,钟太选择捐献自己的身体,用以医学研究,如此的勇气和奉献精神,令人无比动容。钟太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生命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资料来源:齐鲁壹点、聊城日报、闪电新闻、齐鲁频道)
谨为生命,传递美意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诚挚邀请您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