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新生报到。年,青岛科技大学录取本专科生首次过万,共录取本专科生人。今年录取的本科新生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4岁,最大的24岁。莱州一中有67名学生考取青科大,为该校人数最多的生源高中。
最大新生24岁最小新生14岁
8月30日是青岛科技大学的新生报到日。年,青岛科技大学录取本专科生首次过万,共录取本专科生人。录取硕士研究生人,博士生59人。从各校区录取情况看,崂山校区和四方校区共录取新生人,高密校区录取新生人,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共录取新生人。
从青岛科技大学提供的本科生新生大数据之年龄统计看,有名学生出生于年,名学生出生于年。年龄最小的出生于年,有两个学生,年仅14岁;而年龄最大的新生出生于年,今年24岁。
从各专业男女比例数看,个专业鲜见男女比例均匀的专业,绝大多数专业男女比例悬殊。
如机械工程专业,72名新生中,男生68人,女生4人;机械工程(中德合作办学)专业,名新生中,男生人,女生6人,男女比例18:1。
大数据同时统计了青科大从全国各中学录取的人数。其中来自烟台的莱州一中一个学校有67人考取这个学校,为全省人数之最。其次是嘉祥一中,有55人考取青科大。
中德国际合作区启用,进入“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
今年9月,青岛科技大学位于西海岸新区的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正式启用,首批名新生入驻,其中本科人,专科人。这是青科大继济南、崂山、四方、高密后的第五个校区,正式形成“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
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宜恒教授介绍,该校区是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20年的又一成果,新校区于年正式启动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约亩,总投资约25亿元,分五期完工,计划5-6年全部完工。目前一期建设由多功能教学楼和后勤配套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
30日,记者在中德国际合作区看到,学生宿舍楼配套有电梯,标准4人间,有独立卫生间,24小时供应热水,还有新风系统的中央空调。宿舍门口有智能化人脸识别系统,无需校园卡,刷脸就能进入;教室也配有人脸识别系统,上课无需点名。
中德国际合作区设有中德工程学院与中德技术学院。年4月正式设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并开始招生,将来该校区将开设10个以上专业。
传媒学院义卖T恤杉为患病学子筹集善款
当天的新生报到之际,青科大传媒学院举办了一场爱心义卖活动,为学院级患癌学生邱梦思同学筹集医疗费用。
原本开学就要上大二的邱梦思在今年暑假期间,不幸被查出患有骨肉瘤,保守治疗费用30万。邱梦思来自陕西农村,家里姊妹三人,从小失去母亲,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好。
为了帮助邱梦思治病,传媒学院爱传播组织在开学期间,向全校同学发起义卖活动,为患病学子筹集善款。从8月30日开始到10月,师生可前来认购印有传媒学院标志的T恤衫。T恤每件售价99元,除去30元成本价,剩下的69元均作为爱心款捐赠给邱梦思。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30日早上7点到中午12点,学院卖出近20件衣服。有新生及新生家长购买,也有社会人士捐助。
来自寿光的新生家长张志宏看到义卖消息后,一下子买了四件T恤。“衣服挺有纪念意义,买回去送人,另外也想尽点力量帮助这个孩子。”张志宏说,儿子则从他的零花钱中拿出元,捐给学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珍梅实习生逯文祺刘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