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唐泽文
9月9日,记者从四川移动获悉,移动今年“断卡”行动(打击、治理、惩戒实名制办理手机卡、银行卡以出售、出借、转借等方式提供他人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或者其他违法犯罪的行为)成效明显,截至8月底,该公司处置“涉猫”号卡数千张,涉案号卡量较前期下降57%。
四川移动反诈专班工作人员介绍,司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省公司负责全省技术防控手段整体规划与建设运维、模型研究与优化迭代,组建“打猫”团队,开展“总经理接待日-反诈宣传”线上直播活动,组织共享交流经验,形成治理合力;市公司负责属地涉案号卡分析溯源、开展风险号卡针对性清理,对省公司模型开展二次验证,做好属地警企联动;县公司负责具体落实新入网号卡渠道入网管控、关停号卡复机/补卡管控,做好投诉处理。
在“断卡”行动推进过程中,虚拟拨号设备“猫池”、GOIP逐渐成为境外诈骗团伙的作案新工具,境外诈骗团伙以“撒网”方式大范围、大批量向国内拨打诈骗电话、发送诈骗短信,同时支持远程控制、卡机分离、虚拟拨号等功能,从而隐匿位置逃避信号追溯,让反诈整治工作难以开展。
为此,该公司按照工信部《“打猫行动”专项工作方案》《“打猫行动”基础电信企业实施指引》,组建“打猫”行动队,在全省范围开展涉诈插卡集群设备专项治理工作。从开展设备主动监测及涉诈号码回溯分析两方面主动“找猫、打猫”,协助公安机关成功快速捣毁诈骗窝点。
四川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深入推进“断卡行动”,深入研判插卡集群设备特征规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模型,对新型犯罪开展强有力的技术反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