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银行工作人员面对个人信用修复中介的投诉行
TUhjnbcbe - 2025/2/15 8:17:00
治疗白癜风的药品 https://m.39.net/disease/a_5629059.html

根据不完全数据分析,目前中国14亿人口中,失信人员的数量达余万,失信次数约6亿多人次。虽然这个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毋庸置疑的是,失信行为在身边是比较普遍存在的。

各种失信行为造成了大家的金融、生活的严重影响。

于是,部分征信修复中介关就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借助所谓的人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规定以及《征信管理条例》的规定,偷换概念,企图给自己的中介行为按上合法的标签。

其实,不管他们给自己怎么打上一个合法的幌子,都不外乎:伪造证据,投诉银行,贿赂银行从业人员等几个手段。

在此重点针对信用中介投诉银行客户一点进行分解。

面对征信逾期,中介机构一般先编造各种借口跟银行打电话或沟通,要求进行消除,银行在审核后,如果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一定会拒绝的。

那么,接下来银行可能会收到信用中介或者客户本人的投诉。想通过监管部门向银行施压。理由基本就是:未收到还款通知、发生了重大事故、疾病、未征得本人同意等。

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分析来投诉的是客户本人还是信用中介机构。

如果是客户本人打电话到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或证监会银监会进行的投诉。银行工作人员应该完整地收集跟客户的电话沟通的录音、客户消费记录、客户的银行信息登记记录等,对客户的投诉进行及时和充分的辩驳。将客户的投诉理由予以回击。

如果是信用中介机构冒充客户或者使用客户的手机卡(一般信用中介会让客户使用身份证重新再办理一张电话卡,然后修改银行的预留电话,由中介代替客户进行电话投诉)。此时,银行工作人员一旦发现不是客户本人,第一反应应该是报警,报警客户信息失窃或者被盗用。第二要对客户原来的登记电话号码进行信息提醒,提醒客户预留手机号码以及在银行登记的密码外泄的财产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同时,将该客户的信息在客户征信记录中予以备注,属于恶意投诉的也在备注中进行记录。

如此操作下来,基本客户本人的无理要求或者信用中介机构的违法行为都将会予以制止或打击。

当然,如果按照信用管理条例规定的,真是的发生了客户本人的信用信息因为征信机构或银行的采集、保存、等存在的遗漏、错误等,。只要本人合理、合法地提供证据,向银行提供,银行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更正的。这也是金融消费者的权利。

但恶意投诉和信用中介的违法投诉,银行工作人员坚决不能手软,必须予以坚决的回击和打击。这也是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措施,金融消费者被所谓的信用中介“洗征信”、“修征信”等忽悠的被骗钱财的不在少数,因为大意或被忽悠透露个人信息造成巨大损失的不在少数。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行工作人员面对个人信用修复中介的投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