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公安报
以科技赋能构建智慧警务,以百姓口碑检验服务成效。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进一步探索警务模式,坚持问题导向、科技导向、目标导向,在全区范围内运行“警随办”便民服务系统,引领基层治理进入“快车道”,切实解决群众出门不方便、办事难、一次办不完等困难,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好”的工作目标。
随时随地办理业务
辖区群众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办理业务要往返奔波于社区警务队和户政大厅;办事群众前来派出所办理业务,恰逢社区民警走访辖区,无法及时完成身份核查,需要长时间等候;社区民警或所长出差或倒班,无法及时完成审批签字……为解决这些问题,“警随办”应运而生。
今年1月31日,阿木尔分局社区民警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辖区暂住居民、72岁的刘大爷投靠子女到阿木尔林业局生活,本想把户口从山东迁入本地,但因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不便回山东户籍地办理,也没有到派出所咨询办理事宜。了解情况后,民警走访了刘大爷的家属和邻居,通过“警随办”便民服务系统与户政大厅民警在线沟通,立即启动了“跨省通办”程序,刘大爷足不出户就解决了户口难题。
据了解,“警随办”便民服务系统依托移动警务终端,民警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办公模式,可以随时随地为群众办理相关业务,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运行以来,全区各户籍窗口共为群众办实事件,提供各类业务咨询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科技赋能服务更高效
今年5月,辖区张女士带领儿子到曙光派出所申请办理居民身份证,由于社区民警正在社区走访而无法完成身份认证。为减少张女士的等待时间,户籍大厅民警立即使用“警随办”便民服务系统,远程呼叫社区民警并将相关材料上传系统,社区民警随即在系统内完成了身份认证。
“警随办”便民服务系统不仅能够高效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还能充分发挥指挥平台作用,通过办事群众、社区民警、户籍民警在线视频语音传输通道,即可完成办事人的身份确认、信息核查、业务办理流程工作,解决因社区民警不在所里无法办理业务的问题。
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还将“云审批”App融入“警随办”,把办事群众的办事材料传给派出所民警进行认证,审核无误后,将审批单通过“云审批”App进行“刷脸”、签字,回传给大厅户籍民警办理业务,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
“警随办”还在服务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兴安岭地区公安局出台服务人才创业六项举措,主动提供“业务帮办”服务。“业务帮办”服务对象为有落户需求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等,申请人只需要电话联系“人才服务专员”上门,并现场提交相关落户申请资料。民警核实材料后,现场通过“警随办”申请即可上传后台审批办理,进一步优化了引进人才落户办事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办事成本。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