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0日),对于子伟和韦琳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对相恋4年的视障情侣走进荔湾区民政局登记结婚;与此同时,晓晓和学通,在相互鼓励中不但成为咖啡师,也找到了勇敢恋爱的信心;而非残障的咏怡,一边与残障男友家明小心呵护着爱情,一边期待着家人的祝福……
跟每个普通人一样,残障人士也憧憬着美好的爱情,与每个普通人一样,他们在通往婚姻的路上也品尝苦涩,收获幸福。今年“”,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特殊群体,倾听他们爱情中的喜怒哀乐。
01:09一场特殊的领证仪式:
两位视障青年、一只导盲犬,天的约定
范子伟仔细穿戴整齐,准备去接自己的准新娘韦琳。一个月前,“早有预谋”的他就预约了今天登记结婚。
年,还在上大学的子伟和韦琳在贵州一次活动中相识,当年中秋节,韦琳的一条群发祝福,推下了同为视障的两人,向彼此走近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韦琳声音很好听。”对于先天失明的子伟来说,声音是他对陌生人的第一印象,踏实、温暖、活泼……韦琳的声音陪伴子伟走过了大半端大学时光,也为他黑暗的世界捅破了一丝光明。
而像很多年轻女生一样,韦琳爱美爱打扮,从来不因为自己是一位视障伙伴,就不注意形象,“我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种自己缺少的东西。对生活的自信和仪式感。”
年2月14日,两人真正走到一起,一共走过了4年3个月零6天,也就是天。如今,韦琳是国内首批考取SCA国际咖啡协会认证的视障咖啡师,而子伟则通过努力考上本科,成为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销售。有了稳定的事业和感情,让他们也面临着青年男女一样的情况:“催婚”,但其实子伟有着自己的打算,在悄悄预约了5月20日与韦琳登记结婚之外,他还给韦琳准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求婚仪式。
在求婚现场,子伟和韦琳一起用手触摸着各色的气球、蜡烛灯、MERRYME字样的背景板,用手感受这一份突如其来的惊喜。在祝福声中,子伟给韦琳带上了求婚戒指。
“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还是对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一辈子我只会求一次婚,想把一切记录下来,这既是给我们两个人爱情的一份礼物,也希望留给我们的父母和以后的孩子,让父母放心,指导我们能够照顾好自己,也会认真生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看到父母的爱。”
在荔湾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两个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结婚证。
两个人,一只导盲犬,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也让更多人看到,虽然视觉缺失,但是他们的爱情却健全而完美。
爱情隐藏在“障碍”之外:
“好土”的学通和“有点拽”的晓晓
“他好土。”
“她很阳光,还有点拽。”
这是晓晓和学通两位视障人士对彼此的第一印象——年的一天,两个视障青年们一头扎进咖啡师的职业探索中。他们两人,一个是大师姐,一个是师弟。
晓晓凭微弱视力,看到了从东莞过来学咖啡的学通,悠闲裤、运动衫,手臂穿了一串大珠子,不禁心里调侃:“哈哈,真是又老气又土的男生”。
学通看不见,但听到晓晓和自己打招呼,是那种第一次见却和认识几十年一样,说话不忌讳的“自来熟”。他和这个女孩搭档摆摊冲咖啡,由她带着找地方吃第一次工作午餐,感受到她冲咖啡时的得意和骄傲,也感受到她身上,“散发一种自信、自然的美”。而晓晓也在长期搭档中,日渐发现学通这个人——“正气,有责任感,很特别”。
爱意,悄悄萌芽。
终于在年7月10日,向身边的亲友确认和公开了恋爱关系,两个人在一起了。
可是,那种“视障”伴随而来的前途未卜,笼罩在两人的关系之上。张力最明显的时候,关系陷入了最紧张的时刻,两人都觉得,“我们看到的尽是彼此的缺点,两种性格,水火不容。”
心理老师Grace,给了他们指点,真正的问题,不在“障碍”这个字眼上。实际上,每个情侣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关系不该是互相依赖,而是互相欣赏、感恩,我们可以尝试去重新找到对方的好。”那段时间后,学通和晓晓每天晚上通电话,互道优点——“我喜欢你阳光简单的笑容,如沐春风;我喜欢你自信、自然的美”……
“我们走了一段路,逐渐摆正彼此的关系了。现在,学通让我更安心地做自己,不必把每件事想得太过复杂;而他也对未来更有规划,在想未来一个家的布置和自己的事业,我们都在对方的影响下,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晓晓说,“恋人的关系是平行的,互相陪伴。那么好的两个人在一起,优点也会越来越多。”
残障群体恋爱并非只能“内循环”:
爱情来临时,总是超越一切障碍,包括不完整的身体
残障人士的爱情,并不仅仅局限在残障人群之间发生。爱情来临时,总是超越一切障碍,包括不完整的身体。
大部分人第一眼看到阳光帅气的家明,除了被他的自信和活力吸引之外,也会注意到他左腿机械义肢。突发的骨肉瘤,虽然夺走了他的左腿,但没有夺走他面对生活和爱情勇气。
与大多数义肢使用者往往刻意隐藏义肢不同,家明并不避讳露出自己的义肢。这份坦然和自信打动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咏怡。
“现场有一个男生,他在开场时捋起了裤腿,露出机械义肢。当时我们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我看到这个人在闪闪发光。”回忆起与家明的第一次相遇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也就是在那一刻,咏怡整个人被“抓住了”。
发光的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家明经历背后带来的正能量。随着更多的接触,两颗心越走越近。年6月,在认识3个月后,家明向咏怡表白了。
但与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残障人士恋爱,咏怡要面对的比想象的更多。最重的,还是来自家人的压力。
年5月,咏怡把自己跟家明恋爱的事告诉了家人,不出所料,遭到家人的不理解和反对。
咏怡能理解,家人是怕自己过得不好。她和家明期待父母体谅自己感情,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对待残障人士。家明也在证明,自己生活能自理,经济能独立,两个人完全能够独立地生活。
“与其和一个‘还行’的健全人将就,还是选择一个自己爱的人,过一个自己为自己负责任的人生。”咏怡说。
在咏怡眼中,家明就是自己满分的爱人。
残障群体婚恋需求
需要社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