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特区*史教育基地]*旗,在东纵之乡高高飘扬
以史鉴今,资*育人。全市两批共16家*史教育基地,犹如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特区飘扬。今年是建*94周年,本报今起推出“走进特区*史教育基地”专栏。将走访其中部分教育基地,触摸历史脉搏跳动,感受崇高精神洗礼,从而激励我们奋力前行,在新时期再创特区发展新辉煌。
■ 深圳特区报 谷少传
“七一”临近,位于坪山新区东纵路的东纵纪念馆也热闹起来。作为我市东纵历史文化重要展示场所,坪山东纵纪念馆是我市重要的*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廉*教育基地。尤其是随着坪山新区的成立,红色文化不断被弘扬,经过改造后的东纵纪念馆也焕发了新的生机。
铭记光辉历史,激励后人前行,如今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已经成为坪山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坪山曾被称为“华南小延安”
在坪山,随处可见东纵的印记,东纵路、曾生故居、前进报旧址以及东纵前身成立旧址等等,丰富的东纵遗产让坪山早就有了“东纵之乡”以及“华南小延安”的美称。
沿着东纵的足迹,穿过历史的尘烟,让人们追忆坪山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红色往事。
1938年10月,侵华日*在惠阳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相继沦陷。按照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曾生带领一批共产*员、青年学生和海员,从香港回到坪山组织抗日武装。12月初,中共惠(阳)宝(安)工作委员会在惠阳周田村成立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任总队长。
香港沦陷时,抗日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先后从香港营救出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800多人,以及遇险的美国航空队飞行员等。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张文彬,到羊台山抗日根据地的白石龙村召开游击队干部会议,在坪山成立了以林平为书记的中共广东**委员会,统一领导东江和珠江地区的抗日斗争,并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编为游击总队。
1943年12月2日,游击总队在坪山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林平任*委。
正由于坪山有着上述光荣的红色历史,加上曾生又是坪山本地人,保护和弘扬东纵精神成了这片土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