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19 17:29:00
昨天13:23,读者“小冰”来电:年,快报的何岚记者写了一篇关于大学生家教信息的文章。我报了名,快报登了我的信息。那个时候,我正在读大学,因为家里发生巨变,是这份家教工作让我找回了自信。我现在已经30多岁了,从事财务工作。虽然事情过去十多年了,但我还是想感谢快报和何岚记者。我早就想打电话感谢快报了,只是没有勇气,今天我鼓足勇气,打你们的电话,感谢你们!小冰说的文章刊登在年的暑期,从7月5日至7月18日,快报接连刊登了5篇大学生找家教的报道。事情起源于年7月3日,杭州市人才市场举办了一场“暑期大学生勤工俭学招聘会”,会场上总共个岗位,结果来了多名大学生。考虑到安全问题,市场正大门开场不到半小时,不得不暂时关上。7月5日,第一篇报道《大学生打工为什么没人要》出炉。快报记者何岚报道了事情经过,并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和大学生实际情况总结出:做家教是大学生最合适的工作。为了帮助大学生找到家教岗位,快报决定帮忙刊登“找家教”和“做家教”的信息,帮双方牵牵线。在接下来的几篇中,快报陆续登出了数百条“聘请家教的需求信息”和“想做家教的大学生信息”,小冰的名字就在这些名单中。昨天下午,我把小冰的谢意转达给何岚。何岚现在是快报“乐活杭州”团队的负责人,是一个女孩的妈妈。因为部门不同、楼层不一样,我来快报8年,也是与何岚第一次见面。她回想起当初的事情,仍然记忆犹新。何岚:我是年进报社的,一开始做社会新闻,接到电话就出去跑,蛮辛苦的。但我感谢那段时光,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事情我都接触到了。快报以“生活因温暖而美好”为理念,我们一直都希望让城市的每个人感受到温暖,让老百姓感受到有人在关心他们,尤其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记得,快报有个打工者信箱,打工者们会写信来倾诉,很多信写得非常感人,我保留到现在。报纸对他们来说是心灵的寄托。年,我26岁,看到好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写了这篇报道。我们还搭建了一个平台,帮他们找工作!他们(大学生、家长)打电话来,说了自己的信息。那时候没有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