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一座城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也考验着城市的基层治理体系与精细化管理能力。
南国鹏城、伶仃洋畔,宝安区是深圳的产业大区、人口大区,辖区实有管理人口超过万,其中外来人口数量多、流动性大,疫情防控面临精准排查、严密防控、精细服务的三方面难题。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这场人口大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考”,宝安区充分发挥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优势,以“社区*委+物业小区”等形式,筑牢社区疫情防线;以数以万计的网格员夯实基层排查力量,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以大数据等多形式的科技应用,为疫情防控实战提供信息支撑。
宝安通过现代化、网格化、数字化的社会治理“免疫系统”,有效破解排查、防控、服务的“三大难题”,交出了一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宝安答卷”。
现代化*建引领社区防控精准服务温暖民心
从每天一早登记台账开始,到晚上踏着夜色收工回家。这样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工作强度,陈惠珍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月。
自疫情发生以来,新桥街道万丰社区的*委副书记陈惠珍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忙而不乱地布置和督促各个小区的排查、摸底、消杀、服务等工作。连续作战的30多个日夜里,她的足迹遍布社区的16个小区。
“万丰社区在册登记的湖北户籍人员共有多人,防控疫情任务重、压力大。”陈惠珍介绍称,为此,社区立即部署,调动网格和社区现有的工作人员迅速建立明晰的台账;从零开始建立了31个社区检疫卡口,并配置人员24小时全天候值守。
为了保障楼栋住户每日生活需求,陈惠珍牵头成立了“居家隔离人员生活服务组”,全程提供代购、生活指引和垃圾处理等服务。只要居家隔离人员一个电话,无论是买菜、买药,还是送快递、收垃圾,无论寒风还是冷雨、白天还是黑夜,社区的工作人员都会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态度,将服务送到居民的“家门口”。
社区是老百姓的生活共同体,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在防控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宝安将以社区*委为龙头的基层治理体系转变为疫情防控的治理效能,社区*委全力统筹、充分调度,守好社区、小区、城中村的每一道“关口”,广大*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前,服务送上门、关怀送到家,形成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强大合力。
在新安街道海旺社区,小区*支部联合物业公司,为居家隔离的居民免费“跑腿”采购生活物资,将贴心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在松岗街道,多名社区*员干部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多个社区发动社区*员志愿者协助汽车站、商场开展测量体温、维持秩序、上货等工作。
在新桥街道丽沙花都小区,大伙亲切地称小区*支部宣传委员**为“李叔”。当小区*支部成立*员志愿者服务队的时候,年近八旬、有着近40年*龄的**第一个报了名。疫情来临时,**坚守在一线为小区住户上门送快递,同时协助物业工作人员为小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
“临危受命,作为社区工作者,做好防控我们无怨无悔,只愿大家平安康健。”正如石岩街道上屋社区*委书记尹华颖所言,在危难时刻,宝安各个社区本着“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下好“一盘棋”,社区*委成为群众的“主心骨”,社区干部成为百姓的“贴心人”。
网格化
走访到户细落实精准排查不漏一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需要将防控工作落实到单位社区、居住社区、小区、城中村、居民楼、每一个有人群的空间,直到每一户、每个人。宝安区有个城中村、个住宅小区,如何沉入社区、落实责任、严加排查、强加管控,成为宝安社区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宝安区0余人的网格员队伍挨家挨户入户排查,为居家医学观察群众提供照料与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提供精神慰藉,成为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中坚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每日巡查行走2万余步,这是福永网格员*悦生在一线排查的基本“工作量”。除了行走在防控一线,*悦生还以栋为单位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