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屈旌
今年2月,广西南宁、安徽亳州两地为解决群众难题、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公布多位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记者梳理发现,安徽东至、四川眉山、湖南长沙、河北承德等多地也公布过官员电话。但记者随机拨打发现,不少官员的热线要么无人接听,要么很快被挂断,俨然变成了“冷线”。(据极目新闻2月21日报道《官员公开电话如何保持长效?专家:不能仅仅成为新闻》)
曾经,领导干部公布电话,被视为最“扑下身子”的亲民之举。因为在现代社会,公布电话就等于让所有人可以直接联系到你。而领导干部又掌握着人民所赋予的权力,有解决问题的能量和抓手,这也就意味着,民众有什么困难,企业有什么困境,都可以直接找领导谈,拨个号码就能跟一把手说上话,又方便,又有效,听上去真的很美。
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从记者调查情况来看,不少地方公布领导电话的时候是意气风发,大张旗鼓,但是热闹劲儿过了之后,却是烟消火冷,渐无声息,那些曾经表示要“倾听民意,倾力办事”的号码,大部分已经无法联系到人,个别即便联系到人,也并没有表现出想要倾听,能够办事的态度。而一个电话号码,如果不能联系到人,只是一串无意义的数字而已。老百姓满怀希望地打过去,结果碰一鼻子灰,徒伤人心。
现实而言,要求领导干部每天当热线员,接听群众电话,确实是件很不现实的事。且不说领导个人有没有这么多时间,就算是有,一个人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民生问题千头万绪,营商问题更是类型繁多,如果都堆给一个人解决,不但做不到,而且也不符合流程规范,可能造成“一言堂”,也可能扰乱正常秩序,拖低处理效率。
所以,公布官员电话,并不是公布官员的私人电话,而是打通一个直接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大家打领导电话,也并不是想要和领导聊天,说到底还是想解决问题,只要问题能够快速有效地得到解决,只要解决问题的路径始终畅通完善,这个电话是不是领导本人接的,并不重要。
随着智慧*务的发展,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大部分城市都开通了市长热线,也有*务留言板,人民网的领导留言板更是为全国六十多位书记省长、数千位地市县级**正职官员开通了留言页面,真想要晓畅民意,多的是桥梁和纽带,真想要提高群众满意度,也多的是办法和措施。公布官员电话,当然可以作为其中一种,但也无须为之大惊小怪,当成多了不起的事情大肆宣传。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本身就是干部的职责所在,公布电话只是开始,只是手段,做得怎么样,还要看实效,看反馈,看能不能坚持。
煮饭要旺火塘,做事要热心肠。要切实解决问题,就要有真心服务群众的“热心肠”,切实打通*务服务的堵点和难点,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多元,更畅通。什么叫热心肠,如果群众找不到人反映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先觉得惭愧,先感到着急,把群众的急愁难盼当作天大的事,这才叫热心肠。有这样的热心肠,热线又怎么会冷下去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