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东北收到广州元订单客服建议联系第三方确认账户安全
滴滴非本人异地大单怎能“自证清白”
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伴随着一年一度的“3·15”,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过去在实体商户买到假冒伪劣商品,遭遇无良商家,到电商时代、电车时代遇到新的问题,消费者维权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与品牌方相比,由于信息不透明、取证难、技术壁垒等原因,消费者相对弱势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北京青年报记者就近期发生的热点维权事件展开调查,希望在公众消费升级的同时,人身、财产、个人信息安全得到保护,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2月28日下午,家住黑龙江省伊春市的李先生发现,自己的滴滴App内出现了一笔广州的非本人异地大额订单,要求自己支付.07元的车费。在反馈客服无果后,滴滴方面坚称系统没有问题,李先生仍然需要支付相关大额订单的车费。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遭遇这种非本人异地大额订单情况的滴滴用户并非李先生一人,一些用户的企业行程被自动扣款,导致损失;一些用户投诉无果,也无法继续使用滴滴账号。有业内人士爆料,李先生的账号可能被盗,被“代叫”拦截验证码使用后弃号。目前,李先生的事情仍未解决。
人在东北坐,滴滴订单从广东发来
“2月28日下午,我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是滴滴提醒我确认下车、注意安全,但我自己在家并没有叫滴滴。打开了滴滴App,发现两个订单并不是我操作的,而且我本人和亲朋好友都没有在广东的,却出现了一笔.07元的订单。还有一笔没有开始的订单,我就立刻取消了。”李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自己正在黑龙江省伊春市的家中,对这笔订单很疑惑。
李先生的滴滴App显示,2月28日16:09,一笔滴滴订单从广州市地王唐宴酒楼出发至*浦区广州商学院,全程.4公里,时长分钟,最终订单总额.07元。
李先生说,自己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使用滴滴App了,最后一次使用是在1月27日的山东省蓬莱市。自己当天打车至机场后,就已经回到黑龙江老家,因自己有车便再未使用滴滴,行程卡或是任何出行记录均可以证明自己根本没有去过广东。
他还表示,自己的手机号码在年开始使用,滴滴账号也并非最新注册,所以不可能是原号主误用。
滴滴建议用户找第三方确认账户安全
“我认为我的隐私已经被滴滴泄露了,所以我不应该支付这笔费用,我需要他们给我取消这笔订单。”李先生说,当天他就联系了滴滴的客服,客服称需要向上级反馈,随后告知账户正常,需要继续支付订单。
李先生再三联络滴滴方面,并进行申诉,要求平台联系司机调取录音录像,查看当天订单状态。不过,滴滴方面给出的反馈是:“申诉失败,建议联系第三方确认账户安全。”客服表示,第三方软件是与滴滴绑定的其他平台,李先生表示,自己只绑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