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智能电视是吃灰还是引领客厅的C位
TUhjnbcbe - 2023/3/20 20:47:00
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大家去电商平台或者去线下实体店挑选电视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发现,现在的电视真的便宜到令人发指,一台高清4K,还是70英寸,科技感极强还超薄的电视居然只要块钱左右。这不是买到就是赚到吗?然而,这些看上去“高大上”还便宜的智能电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的成本由内部的广告跟踪软件补贴。需要明确的是,电视上的广告跟踪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你根本不连接互联网到电视上。

最近,一个热搜词上了榜单——“智能电视怎么看电视台的频道?”,这问题看上去有些弱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不会用智能电视的群体大有人在。不仅仅是中老年人深受智能电视复杂的操作其害,连大多数年轻人面对着三四个电视遥控器,以及数不胜数的开屏广告、软件开屏广告、开通vip、视频广告等一系列复杂操作,年轻人也开始对智能电视失去耐心,逐渐暴躁。

我们生活在家电智能时代,原来老旧大砖头的电视剧变成了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播放内容,告诉我们天气,还可以控制我们家中的其他智能设备。但是当涉及到校准颜色配置文件、怎么调到电视台频道等基本内容时,事情就开始变得复杂了。智能电视的导航非常复杂,主要是因为电视制造商尚未弄清楚如何构建直观的用户界面。此外,由于利润率低,制造商缺乏投资开发直观UI的经济动力。

为什么智能电视使用起来如此复杂?现代智能电视复杂的用户体验背后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糟糕的交互式设计,因为大多数智能电视厂商是UI设计的新手。随着流媒体变得越来越流行,智能电视厂商很快意识到他们需要让他们的电视更适合流媒体播放。这意味着运送带有支持互联网连接并可以安装和运行流媒体应用程序的专用操作系统(OS)的电视。也就是说,自从制造商销售带有用于控制基本画面设置的简单屏幕数字菜单的“哑”电视以来,前前后后加起来的发展时间还不到十年。

售卖廉价的智能电视厂商没有足够的利润来投资研发以获得更好的UI,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那些动不动就上万的电视的借口是什么?某些打着高端智能电视厂商不再将电视视为消费大屏幕娱乐的主要单元,而是将电视设想为智能家居的中心枢纽——所有家庭物联网设备的连接接口。因此,他们更专注于创建一个更好的平台,允许智能连接功能,推迟开发直观的UI以方便导航。

对于具有4K、HDR、运动模糊、杜比视界等奇特功能的更昂贵电视来说,创建一个直观的菜单系统来导航所有这些设置是制造商正在努力的地方。而由于消费者在购买电视时主要关心屏幕尺寸和画质,这也是制造商优先考虑的——忽略了用户界面的体验。

是智能电视,还是智能广告?

大家去电商平台或者去线下实体店挑选电视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发现,现在的电视真的便宜到令人发指,一台高清4K,还是70英寸,科技感极强还超薄的电视居然只要块钱左右。这不是买到就是赚到吗?然而,这些看上去“高大上”还便宜的智能电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的成本由内部的广告跟踪软件补贴。需要明确的是,电视上的广告跟踪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你根本不连接互联网到电视上。但如果某些智能电视机厂商打算保留自己的广告产品,他们就必须加强用户体验。

这些智能电视制造商有些“缺钱”,这也提到了让人非常烦躁的广告问题。随着屏幕制造行业的进步,我们看到电视供应量增加,从而创造出更具竞争力的市场。结果,电视的销售利润非常低,可以说几乎没有利润。没钱,就意味着要拉投资,拉广告商来把电视机市场给盘活。

这就出现了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广告来措不及防的显示在智能电视机上,从一开始,电视供应商就一直在训练他们的聪明才智来收集用户数据来个性化广告,有时甚至直接将它们投放到观众的屏幕上。为此,电视制造商一直在通过各种工具跟踪用户行为,从而窃取他们的隐私。

“看剧5分钟,广告2小时”,众多用户都在怀疑自己不是买了个电视回来,而是买了个会见缝插针播放广告的显示屏,令大家更难以忍受的,是研发厂商对这些广告的“默许”态度,和对大众观看体验的“漠视”。更何况,很多知名智能电视厂商,甚至以智能电视为名,大搞流量生意,任由这种模式像野草般疯长,席卷了整个智能电视行业。

据流媒体网有关电视媒体的分析报告显示,到年第二季度,我国互联网智能电视的整体渗透率超过了50%。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发布的《年智能电视开关机广告调研报告》显示,超过89.9%的被调查者反映,自家智能电视含有“开关机广告”。其中86.09%的厂商,没有设置开关机广告“一键取消或关闭按钮”功能。高达78.79%的用户认为,开关机广告需要改进与完善。“开关机广告过长”成为被调查者使用智能电视的痛点之一,占比高达83.84%。

不难发现,智能电视广告给大众造成了很多困扰。人民日报甚至因此刊发《切实规范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将关不掉的开机广告比作网络牛皮癣,称“智能电视、机顶盒推送开机广告现象频发,套路众多,消费者不堪其扰。必须严执法、强监管、树规范。”

不仅仅是广告,一些电视机厂商还开发了利润丰厚的数据收集业务,智能电视制造商不具备创建直观用户界面的专业知识,也缺乏适当的经济激励。连接到互联网的智能电视允许公司使用称为ACR(自动内容识别)的技术收集用户数据,然后推送个性化广告以赚取额外收入。

这适用于所有运行专有操作系统或第三方解决方案(如AndroidTV、Roku、AmazonFireTV等)的智能电视。现在,通过转向第三方解决方案,电视制造商将失去实施自己的ACR技术和广告收入的机会。

几年前,随着流媒体的必然性越来越明显,电视领域的大多数大品牌基本上都承认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制作电视软件真的很难。TCL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授权Roku操作系统在其电视上使用。海信和索尼等其他公司转而使用AndroidTV而不是制作自己的界面。

智能电视在中国“增长迅猛”

中国互联网公司纷纷涌入智能电视领域,最近,许多公司在中国推出了智能电视,希望以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屏幕吸引消费者,大屏幕通常是任何家庭的中心设备,其中包括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娱乐服务。

7月,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宣布已开发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并与包括思科和中国制造商在内的多家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智能电视、机顶盒和在其中运行的服务。在阿里巴巴宣布其智能电视操作系统一个多月后,激烈的竞争对手百度也跳入该领域,与电子产品制造商TCL多媒体合作销售智能电视,其中包括来自其视频平台爱奇艺的内容和品牌。

近几个月来,许多新型智能电视已抵达中国。9月初,小米宣布推出手机以外的47英寸3D智能电视,零售价为元人民币。该电视于开售不到两分钟便售罄台。

IDC中国负责客户端系统研究的高级市场分析师NeoZheng在接受TNW采访时表示,智能电视在中国“增长迅猛”。他指出,年智能电视出货量增长超过%,年将分别增长50%以上。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年以来,中国市场的电视销量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每年约万台。如果不考虑分割,则没有可以检测到的增长趋势。然而,电视行业即使对于新来者来说仍有增长空间,因为传统有线电视只能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射频信号传送节目,向智能电视过渡,其功能更像是一个更大的视频显示屏Netflix等应用程序。

年,中国销售的电视中只有73%是智能电视,而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3%。智能电视在销售中的高比例可能会在未来五年内保持,因为智能电视在中国家庭中的渗透率正在缓慢增长,接近一半达到约90%的天花板。

小米智能电视

小米智能电视是年上市的品牌,已经进入智能电视市场十余年,但小米很快就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小米电视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实惠的价格。小米QLED电视的4K调色板将以其全面的色彩范围和%NTSC以及独有的VividPicture技术有助于创建具有丰富细节和逼真纹理的图像。它们与领先的HDR编解码器兼容,例如混合对数伽马(HLG)、杜比视界和HDR10,还有RealityFlow以更流畅的动作增强观看体育比赛或玩游戏的体验。

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的一份报告,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在年第三季度继续引领智能电视市场,市场份额高达11%。该公司取得了巨大的销售业绩,尤其是其产品上的4K显示屏和杜比视界产品。该公司的PatchWall软件还提供了多个直播频道,帮助小米4A地平线版、5A系列甚至Redmi智能电视系列等型号在此期间获得了巨大的销量。

小米引领印度智能电视市场,该地区年第三季度增长38%。来源:GIZMOCHINA

不仅仅在国内,小米引领印度智能电视市场,该地区年第三季度增长38%,本季度印度智能电视市场同比显着增长38%。国际品牌以40%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中国品牌以3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最后,印度品牌仅占该地区总出货量的22%,但在年第三季度其在该类别中的份额增加了一倍多。

根据高级研究分析师AnshikaJain的说法,“OnePlus、Vu和TCL是年第三季度智能电视领域增长最快的品牌。小米以11%的份额领先整个智能电视市场,其次是三星。由于推出新机型,尤其是在20,印度卢比至30,印度卢比(美元至美元)的价格范围内,LG再次获得第三名。前10名中的其他新兴品牌包括realme、索尼和海尔。”

据小米年智能电视数据显示,物联网和生活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6.1%至亿元人民币,这得益于智能电视的强劲出货量万台,此外,智能电视是小米目前唯一变现的物联网设备,增长强劲,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为推动该细分市场的收入和利润率增长提供更多机会。小米的智能电视出货量上升至1,万台(尽管全球电视市场低迷),平均售价也有所增长,这与公司的高端化战略一致。在智能电视出货量方面,小米连续第三年在中国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前五。

在全球范围内,小米是前五名最大的智能电视厂商之一,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增加市场份额,尽管增幅很小(从5.8%年到年的6.1%),但与其竞争对手市场领导者三星相比令人鼓舞,后者的市场份额为19.8%,在此期间保持不变。

康冠科技

深圳康冠科技是排名前六的平板显示器代工制造商,服务的品牌客户包括戴尔、华硕、联想、三星和LG。康冠科技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哈什曼(PatrickHarshman)在康冠科技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披露了这一消息,他承认与KTC的签约并不是“快速的品牌胜利”,但该公司确实为其品牌客户提供“交钥匙参考设计”。

“他们相信对我们的操作系统解决方案有需求,并且他们正在将其提供给他们的客户。我们有责任将这些点连接起来,”Harshman补充道。

康冠科技还在8月宣布,总部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Vestel是欧洲最大的智能电视出货商,提供东芝、松下和JVC等品牌的电视,正在授权其基于Linux的TiVo操作系统。

Harshman在话会议上表示,全球40%的智能电视市场正在寻找一种“独立的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允许智能电视品牌定制其操作环境并控制整体客户体验。这与Roku和AmazonFireTV等解决方案相反,后者提供控制品牌和整体用户体验美感的网关操作系统。

就在今年10月,随着康冠科技在半导体和娱乐方面的专利权现在分拆到Adeia中,新重组的康冠科技Inc.保留了支持媒体和娱乐的部分,并专注于利用这些技术在联网电视中寻找机会。

著名的单位包括电视时移先驱Tivo、地面广播标准HDRadio以及受影院启发的品牌IMAXEnhanced和DTS。康冠科技还拥有自己的流媒体服务TiVo+,其中包括个FAST频道,以及自己的流媒体硬件TiVoStream4K。

凭借其Tivo/Tivo+/TivoStream4k生态系统中的万客户,该公司已经在通过搜索和发现获利。但展望未来,Kirchner希望通过成为许多小型电视制造商的操作系统来建立更大的联网电视足迹。

Kirchner说,康冠科技已经向Vizio等美国合作伙伴提供技术,但正在北美以外寻找新机会。

康冠科技在7月增强了其在CTV的信誉,斥资1.09亿美元收购了中间件公司VewdSoftware,该公司的团队开发了用于数百万台电视的Opera网络浏览器。

“我们认为欧洲广告市场比美国及其发展落后几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肯定会变得非常有意义,”Kirchner说。“而且我认为这是一个有很多绿地的市场地位,因为没有大公司真正以主要方式拥有它。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康冠科技其智能电视业务有着远大的目标,但潜在的爆炸性收入潜力仍然是影响资产负债表的一种方式。第三季度,康冠科技报告销售额增长3%至1.亿美元,低于分析师一致预测的1.25亿美元。

OPPO:为老人打造智能电视

OPPO作为中国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必将努力在中国物联网热潮中找到立足之地。在华为和小米凭借华为GT系列和小米手环跻身全球可穿戴设备公司前五后,OPPO终于加入了可穿戴设备的盛宴,于年3月发布了OPPOWatch,并于年6月发布了OPPO手环。

在强势的智能手机相关设备上市后,OPPO的电视产品也紧跟其后,年9月上旬有消息称,OPPO智慧屏即将在中国面市。尽管OPPO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小米,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二,但该公司尚未进*智能家电领域,而其他许多电子厂商已经动手。

然而,OPPO在中国市场推出电视产品之前,就已经意识到家电连接的重要性。OPPO旗下OnePlus于年在印度发布了首款智能电视产品,符合其智能手机定位;它针对高端市场,使用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和55英寸屏幕。

在消费级市场中,OPPO智能电视K9算得上是适老化做得最好的产品之一。OPPO智能电视K9首先针对老人家认为遥控器难用的问题,OPPO团队设计出了一款界面简单,更易用的遥控器。在OPPO智能电视K9的遥控器上,集成了电源、音量大小、静音、桌面、返回等常规按键,并没有过多复杂难懂的按键。并且在此遥控器上的按键图标也是一看就明白,对于老年人来说十分好用。

OPPO智能电视K9除了易用的遥控器对老年人十分友好之外。甚至内置的新版本Breeno语音还能够支持国内各地的方言,即使是普通话不标准的老人家们,也可以对着OPPO智能电视K9用方言进行语音操作。

随着智能电视在中国将继续攀升,因为传统电视厂商致力于推广智能电视,以抓住引入增值服务可能带来的机会,而互联网公司则热衷于留在这个领域因为它们可以更好地提供内容和操作系统,尽管它们在制造方面可能较弱。

最终,智能电视为希望永久连接的中国消费者增加了另一层网络访问。智能电视的屏幕尺寸显然是一个优势,以及家庭的共同体验——他们可以随时在客厅一起购物、玩游戏或看电影,而不必受制于电视节目安排。从本质上讲,电视开辟了比过去更大的体验。传统电视可能很快就会被踢出市场,只剩下智能电视称霸该领域。

如下图所示,中国电视市场的供应商正在更多地利用55至75英寸电视。价格范围从大约元到1万元不等,主要由显示面板类型决定。前三大电视厂商——小米、TCL(:HK)和海信在常见选择——55英寸到75英寸的产品定价上表现出同质化。

液晶显示器(LCD)普遍应用在经济型(主要在元左右),而显示性能更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具有更多的协同效应在中高端电视中。中国65英寸规格的OLED电视平均比LCD电视高出美元。

显示技术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分辨率,已经出现了从4K升级到8K的产业前景。目前,只有中国的海信、韩国的三星和日本的索尼在中国销售8K电视,而TCL刚刚在年9月发布了其8KQLED规格,但尚未正式面向消费者购买。由于8K规格远未普及,稀有性带来的价格溢价巨大,高达1万元以上。

除了必需品类产品,中国电视厂商还重视其豪华菜单的战略重要性,强调优质的品牌形象,而不是增加销量。在价格超过1万的智能电视细分市场中,独特性更为重要。前三大电视厂商各显神通——最大屏幕的TCL、8KHDR的海信、透明屏的小米,都在挖掘高端市场的价值。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能电视是吃灰还是引领客厅的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