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北京!”
拨打过急救电话的市民,一定会听到这样一声问候,这声问候就来自急救调度员。今年12月1日开始,北京市正式实施急救分级分类救护,负责初步分级分类的正是每天接起电话询问情况、派出或者预约车辆的调度员。在北京急救中心的调度大厅里,一年天电话铃声不断,永远有调度人员在值守。他们不是在一线工作的医生,但仍然能救死扶伤。一条电话线的两端,都是故事。
急救速度
10秒内接电话秒内派车
对于拨打急救电话的市民来说,每一秒钟都很重要,从打进电话到调度派出救护车最快需要多少时间呢?记者获悉,电话从分流席转入调度席后,“按照规定,调度员必须在10秒内接起电话。”北京急救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调度员的每一步操作都有相关要求:“接电话,10秒内;派车,秒内。”
在的调度指挥大厅里,电话声此起彼伏,但一眼望去,几乎没有调度员拿着话筒。原来,电话呼入时,电脑上的调度系统也会闪烁,调度员点一下鼠标、按下确认键即可。电脑屏幕上的调度系统显示出患者的来电号码。此刻,调度员要捕捉的关键信息就是“患者在哪里”。
北京急救中心调度员陈宇男说,有的电话是患者本人打来的,但也许只能说一句话就昏迷过去,“知道地址,至少急救人员可以找到他。”更多的急救电话是患者家属或其他人打来的。电话接通之后,报警人第一时间是催促调度员尽快派车。但此时,调度员不能慌,需要引导报警人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