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通讯交流方式,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造之一。
在出行、购物、社交等诸多领域,手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部手机就能走天下”。而既然说到手机,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中国大陆第一个办理手机号码的人是谁?此人名叫徐峰,是一位在广州做海鲜生意起家的商人。
年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开启了国家建设的新篇章。而受改革思潮的影响,当时许多人选择下海经商,希望尽快实现生活富裕,这其中就包括南下做生意的徐峰。
当时,徐峰想尽一切办法从亲戚朋友那里借到部分启动资金,想要在广州“大展拳脚”。那么从何入门才能有所作为呢?徐峰在充分考察后,决定投资高端餐饮业。
作为沿海开放地区,广州也算是大陆联通香港的一个重要桥梁,彼此间商业合作极为紧密,这让许多人发家致富成了大老板。通过敏锐的观察,徐峰发现广州当地缺少高档餐馆,无法满足大老板们宴请客户的实际需求。
正是看到这一点,徐峰决定杀进这一领域,开起一家叫“南海渔村”的海鲜餐馆。不得不说,徐峰对商机的把握非常准确,在经过短期投资后便收获颇丰。
然而当生意走上正轨后,徐峰却意识到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前来就餐的老板们希望吃到更新鲜的食材,但餐馆却在对外采购时遇到了沟通不顺畅的问题。
当时徐峰的餐馆需要到很远的地方采购食材,这期间他先要通过邮局电报向渔村传递采购意向,并通过频繁交涉来最终达成合作。虽然合作稳定,但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同时还影响了食材的质量。
恰在此时,徐峰在往来香港的过程中观察到对方的老板都在用一种黑色大盒子来通话,这让他羡慕不已。徐峰当时就想:如果能有这样一个通话工具,那该有多好啊。
当时间来到年时,徐峰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为了更好地承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广州市采购了首批移动电话,以便于加强对外通信服务。
得知该消息后,当年11月底,徐峰立即前往当地邮电局咨询购买电话的问题。在邮电局柜台,徐峰开门见山询问:“你们这里是不是要卖移动电话了?我想买一部。”
一名叫景寿雄的接待人员说道:“你怎么知道的?目前还需要请示领导决定是否卖!”很快,景寿雄将有人想买移动电话的事上报时任广州电信局无线分局局长冯柏堂。对此,冯柏堂立即拍板出售。
随后,景寿雄让徐峰在一张名为“广州地区移动电话安装申请表”中填上各种信息,同时交给他一份写有个号码的选号表。
看着工作人员手工抄写的号码,徐峰以期待“好彩头”的心理,没有过多犹豫便选定了“”这个所谓的“发财”号。
为了拿下这个移动电话,徐峰共支付给邮电局近2万元钱,其中涵盖1.2万元的机体费、0.6万元的初装费以及元的月租费。要知道,这些费用在当时都能搞辆小汽车了。就这样,徐峰不经意间成为了我国第一个拥有移动手机的人。
而在买下手机后,徐峰首先拨通了办公室的座机电话,听到那头清晰的声音,徐峰十分满意。作为那个时代大老板的身份象征,手机让徐峰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生意洽谈过程可谓是如鱼得水。
比如通过与渔村渔民直接沟通,搞定了新鲜的海鲜货源问题,从而提升了餐馆的口碑,成功吸引更多人前来店里吃饭;再比如通过手机,他能够在出差时一样方便安排店里的各项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在得知徐峰身上有个“大砖头”后,许多朋友都要求他展示,而他也乐在其中,嘴上总是不厌其烦地说道:“这是最新高科技产品!”
不过这期间,徐峰还曾弄丢手机,惹出过笑话。当时有市民捡到手机后,误以为是特务发报机,直接交给了公安局。
而公安局工作人员通过检验,交给邮电局来解决此事。最后,邮电局在反复核查后找到了手机的失主徐峰。为表示感谢,徐峰还给了热心市民元钱。
后来随着生意不断壮大,徐峰摇身一变成为中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南海渔村有限公司董事长,再也不是当初那个餐馆小老板了。回顾一路走来的奋斗历程,徐峰总是对那部手机充满感激,认为它是自己事业转折的重要帮手。
当然,徐峰使用的这部手机也是有缺陷的,比如信号差,容易出现掉线等情况。为保持正常通话,徐峰有时候还需要到处寻找合适的地点来打电话。但尽管如此,徐峰仍旧是中国大陆使用手机的第一人,他也因此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