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抗癌免疫针PD1的副作用
TUhjnbcbe - 2023/2/13 8:14:00

肿瘤类疾病,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方法,效果有限,尤其是晚期癌症,这里复发那里转移,令人疲于应付。

晚期癌症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

而免疫疗法,虽然有效率低且价格高昂,但是一旦起效,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具有记忆功能,能够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维持疗效,更有部份幸运者实现临床治愈,免疫检测点抑制针PD1和PD-L1因而大受肿瘤病人的欢迎。

中国在今年六月和七月,分别批准了其中的O药和K药进口上市,有更多的国产PD1,正在路上赶来,跑在前面的,已结束临床递交了上市申请。

PD1的K药获批的适应症

是药三分*,抗癌免疫针PD1也不例外,其副作用和应对办法,今天华哥来仔细说说:

1)截止目前,美国FDA批准的PD-1/PD-L1信号通路检查点抑制剂

PD-1有两种药:K药,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O药,Opdivo,纳武单抗。

PD-L1三种药:T药,Tecentriq,阿特珠单抗、D药,Durvalumab度伐单抗、A药,Avelumab阿维单抗。

化疗是把双刃剑

2)PD-1和PD-L1组成一对,不可同时使用,但可轮换使用。

PD-1抗体药可以结合免疫T细胞上的PD-1蛋白结合靶点,PD-L1抗体药结合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表达的PD-L1,阻断该表面分子与PD-1受体以及B7.1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都达到了阻断肿瘤细胞PD-L1连接T细胞PD-1的信号通路的效果,通过抑制PD-L1的功能,活化T细胞的免疫应答来攻击癌细胞。

3)使用方法:

PD1的使用方法

4)PD-1有基本的身体要求:

患者在初次用药7日前检查结果,应满足以下基准:

1白细胞数/mm3以上且中性粒细胞数/mm3以上;

2血小板数/mm3以上;

3血红蛋白在9.0g/DL以上;

4AST以及ALT在正常值上限3.0倍以下;

5总胆红素在正常值上限2.0倍以下;

6肌酐在2.0mg/DL以下。

免疫疗法也有*副作用和耐药现象

PD1需要排除这些人:

自身免疫病患者(如克隆氏症、溃疡性结肠炎、红斑狼疮症)、

器官移植患者

严重肺炎或呼吸出现问题者

HBV/HCV检测阳性的患者

孕妇(PD-1可致胎儿危害,忠告生殖潜能女性对胎儿潜在风险和需有效避孕)

PD1的O药获批的适应症

5)PD1的主要副作用及应对:

1发烧。三五天到两周的情况都有,每天不定时发烧也有。低烧可以物理降温,控制不住则应吃药或打退烧针。

2疼痛。肿瘤部位和骨转的位置,有疼痛加重的感觉。止疼药(如奥施康定等)

3胸水。使用前已有胸水的,有加重的可能,胸水太多影响心肺功能时,只能抽掉胸水。

4血常规异常。少数人出现白细胞、粒细胞异常,或高或低。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

5疲乏、咳嗽、恶心、瘙痒、皮疹、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等,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

6介导性肺炎/结肠炎/肝炎/内分泌病/肾炎: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应对,详见下表:

7免疫性心肌炎发生率万分之六(如果与CTLA-4抗体联用千分之三)极易死亡

马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器官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的药,杀死免疫T细胞)配合常规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最强支持治疗来应对。

PD1副作用的紧急处理

6)PD1单药有效率不高

肿瘤PD-L1蛋白表达率越高,PD1越有效。PD-L1表达是阴性的,有人有效有人无效。用肿瘤的PD-L1蛋白表达,是阳性还是阴性,已渐渐不适合用于PD1有效性的预测了。

取而代之的,是MSI-H(微卫星不稳定)指标或dMMR指标(有基因错配修复缺陷)越高的肿瘤,PD1有效率较高。

原理解释:

MSI微卫星不稳定现象(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与dMMR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RepairDeficient),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两个的检测方法和判读的标准不一样。两套办法评估出来90%都是吻合的。

MSI是找了一堆DNA上特定的区域,看有没有突变,来推测这个病人DNA修复机制有没有问题,dMMR是直接做免疫组化,挑最常见的4个负责DNA修复的蛋白质有没有缺失。

总而言之,只要是DNA修复机制出问题了,那么这个病人的癌组织就有很大的可能产生一大堆突变,然后就会激起免疫系统的警觉,所以这类病人,有免疫治疗(PD1),有效率就更高。

肿瘤组织中基因突变比例,即肿瘤突变负荷TMB越高的患者,PD-1针的有效率越高。

PD1单药用效率不高

7)这些特殊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不太适合使用PD1:

MDM2基因扩增,在腺泡肉瘤中,非常少见,但在骨肉瘤病友中,遇见不少,尤其是皮质旁骨肉瘤和骨旁骨肉瘤病友中,这部份病友,用PD1针,越打越严重(肿瘤爆发进展的风险)。

除MDM2扩增外,还有EGFR突变、JAK2突变以及LKB1突变,都不太适合PD-1抑制剂治疗。

另外,MET基因突变(尤其是MET基因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总体肺癌中约占4%),即使PD-L1表达大于50%的强阳性,PD-1的有效率远不如靶向药的效果。

MET抑制剂靶向药,如克唑替尼、glesatinib\capmatinib\ABBV-等,国内药有沃利替尼联合奥希替尼等,可用于MET非小肺癌。

MSI阴性但是POLE基因突变的患者,特别适合PD-1抑制剂治疗。

基因检测结果准确性与取样的关系:近一年内的原发病灶肿瘤组织切片最新的肿瘤周围组织血1年以上的肿瘤组织蜡埋白片

8)回顾性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可能会对PD1/PD-L1的疗效产生消极影响:

1、血液中LDH指标超过正常值(LDH:乳酸脱氢酶)

2、患者已经发生肝转移

3、EGFR突变且靶向药耐药

4、使用PD1期间使用抗生素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癌免疫针PD1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