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捐献遗体的15岁少年要去医院做让人尊敬的 [复制链接]

1#
刘*连讲hpv http://m.39.net/pf/a_9375146.html

(健康时报记者韦川南)松华遗体的角膜被取走的时候,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曹凤没去,她坐在办公室,眼泪难以自控地流个不停。

“原本是想最后再去送送他,但那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太心痛,没办法去看。”曹凤对健康时报记者说。

15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开设以来,第一个捐献遗体的未成年人,也是安宁疗护病房中年龄最小的病人,在这个病房,曹凤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原以为是生长痛,没想到是恶性肿瘤

松华是一位骨肉瘤患者,没患病之前,这个男孩阳光且自信,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像所有望子*的父母一样,他的父母对他抱了很大的期望,对松华要求很严,松华也争气,成绩一直也挺不错。

3年前,松华刚开始和妈妈说腿疼时,妈妈只是以为生长痛,也没当回事,没想到孩子疼得越来越厉害,不缓解,医院,谁想到,到医院一检查,松华已经是骨肉瘤晚期。

对松华和他的爸爸妈妈而言,这个结果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松华的家庭并不太富裕,但他的爸爸妈妈还是倾尽了所有给孩子治病,光进口药物就用了至少七八种,他们拼劲全力去想延长松华的生命。

开始的时候,治疗效果还行,可是松华右大腿的瘤体很大,治疗了一段时间后,瘤体又开始生长,无奈之下,松华的右大腿截肢了,截肢后,又出现了伤口感染等,松华的身体状况每日愈下,直到医生告诉松华父母,已经没有更多的治疗方法可以挽救松华了,此时的松华,已经被瘤体消耗的重度贫血,脸色苍白,指甲和口唇都是白白的,只能靠输血改善贫血状况,而输血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结局了。

看着每天被病痛折磨的难以忍受的松华。松华的父母为他申请了安宁疗护病房,“医生,把输血停了吧,别再浪费志愿者的血了,现在我们只希望孩子最后一段路能走得好一点,舒服一点,减少他的痛苦,这是我们为孩子最后能做的一点事。”松华的妈妈哭着对曹凤大夫说。

正好,这时安宁疗护病房有了空床位,松华就从肿瘤科病房转到了安宁疗护病房。

坚强的孩子,提出了人生最后的心愿

“这个孩子其实特别坚强。”曹凤大夫说,病房里有的病人有一点难受就会大声呼喊,但松华不会,他只是在憋气难受的时候,请求帮助他减轻症状,身体舒服的时候,他就恢复了少年的顽皮状态,拿着手机打游戏,脸上的表情也特别丰富。后来,他只是在极度不舒服的时候,抓着医生和护士的手,恳求让他快点死,再后期,他什么也不说了,难受的时候他就软绵绵的趴在床上的小桌板上,痛苦的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刚进病房时,松华舒服的状态持续还很长,整个白天都还不错,只是晚上偶尔发作憋气,但

后期几乎白天晚上松华都一直在喘。松华的妈妈看着孩子难受,经常心疼地偷偷地抹眼泪,松华还心疼妈妈为照顾自己休息不好,对妈妈说:“没事妈妈,你别老担心我,你休息一会吧,别太累了。”

曹凤大夫知道,到了要提醒父母和孩子准备告别的时候了,她把松华的父母叫到谈话室,嘱咐他们,最后一段时光,不要再给孩子和自己留下遗憾,泪流满面的妈妈这时对曹凤大夫提出,他们决定,把松华的角膜捐献给能用上的病人,遗体捐献给医学院。

曹凤大夫听后既惊讶,又感动,又敬佩,她知道,这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尤其对父母来说,这样的决定几乎是非常艰难的,在安宁疗护病房,此前只有一位老年病人提出了捐献遗体,那位老人是一位退伍*人,非常刚强,而松华还只是一个孩子。

松华的妈妈说,此前孩子在做截肢手术时,他们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