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果您遇到了一位助医志愿者,请好好珍惜 [复制链接]

1#
北京酒渣鼻治疗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在这个没有安全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真的会有人不求回报,默默付出?

记得我第一个加入的爱心群,那会不叫志愿者,里面是一群爱心妈妈。这个群是为湖南一名10个月大遭遇车祸的女婴而成立的,大家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都素未谋面。一进群,便有一位妈妈表示欢迎并介绍孩子的情况。当时我心想,这位妈妈那么熟悉孩子的情况又这么热心,她应该是孩子的亲戚吧。询问得知,这位妈妈远在山东,连孩子的面都没见过。群里其他人也是,除了长沙本地,其他省市的,基本都没见过孩子及其家人。群里面大家分工合作,医院探视孩子并在帖子里更新进展,有人制作宣传视频,有人负责做帐公示,有人扩散筹款。那时,我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原来现实社会中,还有这么纯粹的、不求回报的付出。随着参与的救助工作越来越多,我更加坚信这一点。

志愿者,有很多种,助学、助老、助困。送上助学金、书包、文具,让学生们继续完成学业;探访独居老人,送上油米、修葺房子,让老人们感受温暖;捐赠衣服、鞋子、生活用品,为困难户渡过眼前难关。这类志愿者,在付出的同时就能看到成效,能收获到喜悦,他们也大多能够坚持下去,继续开展他们的志愿者活动。然而,有一类志愿者,却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在做着虐心的事,甚至要面临生离死别。他们,就是助医志愿者。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不明白,助医志愿者有什么大不同,他们需要做些什么?今天,我来告诉大家,助医志愿者,他们在忙些什么?他们要承受什么压力?为何说虐心?生离死别关他们什么事?

相信很多志愿者都有这种感觉,在接触救助圈之前,医院都很少进,根本不了解有那么多繁繁种种的病名,不知道患上大病需要花费多少钱。烧烫伤、车祸、白血病、骨肉瘤、尿*症、重型地贫、脊柱侧弯、脑积水、先心病,这些还算相对熟悉些。非霍奇金淋巴瘤、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嗜血细胞综合症、KTM综合症、WAS综合症、视网膜母细胞瘤、T母细胞淋巴瘤、肝母细胞瘤、神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尤文氏肉瘤等等,很多志愿者认识了从来没有听过的病种。他们一旦进入这个救助圈,每天面对的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生活中都变得没有安全感了,家里人一有点问题,就会联想到救助的这些病患,想着家人会不会是某某病。平时或许连手上一个小伤口流点血都会很害怕,却因为救助工作要面对一些车祸、烧烫伤的惨烈图片。

一个完整的救助,志愿者需要做些什么,仅仅只是捐款或转发而已吗?有些患者家属直接找到公募组织进行求助,这一类我们不谈,主要谈谈志愿者直接跟进救助的个案。

一、初步了解核实。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及工作、收入。孩子病情、就医过程、已经花费金额、家庭自筹、借款情况,社会募捐、媒体报道、医保报销情况,是否已经寻求当地*府部门、当地义工组织帮助,后续治疗计划,费用缺口等。详细了解情况之后,再指导家长寻求对应的帮助。

二、开通公募平台。协助家长填表,准备资料,邮寄到基金会。平台开通后,组织文字、图片,扩散到朋友圈、QQ群扩散募捐;跟进孩子治疗进展,发给基金会工作人员更新平台(主平台、微公益、腾讯公益平台等),还要更新朋友圈,QQ空间,有时还要单独发给捐款人;到医院或家里探访;医院是否剩余善款,追踪善款退回公募平台,监督家长返回出院票据等等。

三、沟通协调。志愿者,可以说是家属和基金会平台的一个桥梁。我孩子又没钱了,筹款进展很慢啊,孩子病情恶化了,怎么办啊?相信很多志愿者经常会遇到家长类似的追问。甚至有一些家长直接把志愿者当成资助平台,质问志愿者为什么不帮他的孩子,不给孩子筹款,甚至开口骂人。

虽说患者家庭是主体,志愿者只是帮忙,然而一旦答应帮忙,有些志愿者连吃饭睡觉都在筹谋着如何帮患者多筹集些善款,缓解燃眉之急,不至于中断治疗。当好友们在逛街、逛淘宝、开party的时候,志愿者们每天刷微博、刷朋友圈、qq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