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衡量敌军伤亡程度的肿瘤坏死率 [复制链接]

1#

拿到手的每一份报告,病友及家属们大多习惯逐字逐句反复研读几轮。

对于检查报告里的一字一句都特别的敏感,尤其一些不太“好听的”字眼更加在意。

医生,我都积极配合你们安排,手术前做了几程化疗,术前核磁不是也说肿瘤缩小了不少。

怎么手术组织病理还报告这么高的不好率啊?

不好率?不慌,不慌。你在哪里看着有这么词?你看嘛,这报告里都写了又是坏,又是。。哎呀,这些词能是什么好词么!就是那个坏死率怎么那么高。天啊,我这可怎么办呀!这个词呀,看着不好,其实它就像个小朋友的期末卷纸,分越高越好呢。坏死率90%说明化疗反应效果很好呢。

我们往往会在初诊也就是实施化疗之前,以及在手术前分别做一次核磁检查,两次MR结果比较肿瘤体积是否有随着术前化疗而有变化。

但是仅仅依靠影像学变化来判断化疗效果也并不准确,其中包含很多不确定性。

因此,除了通过核磁结果这类影像学评估,还会引入一种病理学评价机制来判断术前化疗的治疗效果:

那就是肿瘤坏死率(tumournecrosisrate)。

一些国内外医疗机构已经在使用坏死率来衡量骨肉瘤患者对于术前化疗的敏感度、预测肿瘤复发转移率以及指导术后化疗。

我方精锐部队,有多美素,异环,甲氨蝶呤,顺铂等多位战士

勇战肿瘤大*,誓要攻下城池!!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化疗是一场抗肿瘤药物和肿瘤之间嗜血奋战的艰苦战斗。

影像学核磁报告有些像战时地图,告诉我们的战士们有没有把肿瘤占据的那些地盘夺回来一些,还是两*僵持谁也不让。

可肿瘤病理坏死率有点像战后清点敌*伤亡人员,虽然它们看似还占着一座城池,但细看,在化疗大*进攻下肿瘤细胞已经伤亡大片。

化疗后剩下的活性肿瘤细胞越少,肿瘤细胞坏死率越高。

肿瘤坏死率通过百分比计数,范围从1~%,常用于评价患友对于化疗反应的效果。

左图:50%坏死率,经过术前化疗后仍然有一半的肿瘤细胞还活着;

右图:%坏死率,几乎已经看不见存活的肿瘤细胞。

(图源:吴博贵医师,pqwu.synology.me/)

医疗机构按统一标准评估每张组织切片中肿瘤细胞的坏死比例,汇总计算得出肿瘤坏死率。

根据其数值大小可以将患友分为两组:化疗反应良好,坏死率≥90%,预后较好;化疗反应效果不佳,坏死率90%;

肿瘤坏死率越高意味着患者对于术前化疗越敏感,治疗效果越好,往往预后较好。

那是不是病理诊断报告肿瘤坏死率90%,就是说术前化疗那几个月咱们病友白白受苦受罪了呢?

针对骨肉瘤患友,由肿瘤体积变化修正后的肿瘤坏死率是一个比较好的整体生存预测指标,但是这不是绝对。

需要注意的是,坏死率只是一个指标,最终需要骨软肿瘤专科医生结合多方面结果综合判断。

对于术前化疗肿瘤坏死率并不理想的患者,医生也会基于病友个体特征来制定合宜的术后治疗方案,从而整体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图文/宋怿江审核/邓创忠唐清连审核发布/王晋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