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年龄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95394.html年6月19日中午,儿科学院“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选拔赛在线上举行,本次比赛由辅导员助理秦邦辉老师主持,由南京医科大学团委副书记王铭泽老师、南京医科大学团委办公室主任庄林老师、儿科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卢佳老师、儿科学院副院长唐维兵教授、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华兴教授以及学工办辅导员孙玉龙老师、汪世婷老师担任评审,19级全体同学共同参加。
儿科学院副院长唐维兵教授为比赛致辞,他指出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有利于知识的储备和能力的提升,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提醒参赛同学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认真修改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主持人宣布本次比赛规则后,比赛正式开始。付如意同学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为主题,从选题背景与目的、思路与理论、综述内容与展示和综述结果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讲述,指出抑制脑出血后过度激活炎症反应已经成为了治疗的新靶点。
张昊元同学从背景、整体概述、现实意义、前景及局限性等六个方面,向同学们讲述“3D打印在复杂骨折中的应用进展”。他以3D打印的心脏模型具体展示了3D打印在医学上的应用,并将其与传统手术进行对比,指出3D打印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优越性。
羊俊亦同学主要从论文背景、生物学特性、生物学作用及总结和展望四个方面介绍“环状RNA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其中生物学作用包括骨肉瘤的发生、诊断、预后和治疗,并指出环状RNA可以作为骨肉瘤治疗的突破口。
钱涛同学主题为“基于儿科医患沟通现状探究儿科医疗人才的培养方案”,分为研究目的、研究概述、成果展示三部分。在研究概述中,他简述了草拟问卷-线下填写-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的全过程,并在医疗环境、患者的诉求、儿科医生的现状、未来努力的方向四个方面得到真实的结果。
丁泽全同学从学科背景、模型设计、实验流程和课题情况等六个部分对研究内容“在家兔体内模型中肝脏血流灌注对于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进行简述。第一次使用体内模型来进行模拟,成为模型设计上的一大亮点。
点评环节,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华兴教授进行了精彩总结。他肯定了同学们在现实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方面的优势,同时也给出了一系列诚恳的建议,希望同学继续科研项目。
比赛接近尾声,南京医科大学团委副书记王铭泽老师宣布了比赛结果:第一名是丁泽全同学,羊俊亦同学和付如意同学并列第二,张昊元同学和钱涛同学获得了第三名。大家纷纷向每一位参赛同学精彩的表现致以热烈掌声。至此,本次比赛圆满落幕。
本次比赛,不仅有利于选手间互相学习进步,也给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激发同学们的参赛热情。创新的灵*永不过时,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图文/徐颖怡
排版/于梦娜
审核/孙玉龙汪世婷高胜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