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讯信息诈骗愈演愈烈,随着黑灰产业倒卖“两卡”的成本越来越高,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在“境外电话”和“境外短信”领域玩起了“新花招”。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深入贯彻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推进“断卡2.0”各项工作举措,针对今年起境外不良电话整体呼叫量明显提升的情况,采取多种措施重拳出击,目前月拦截境外不良呼叫数量超过万次,拦截国际诈骗短信总计万条。
近期以来,一些浙江的移动用户反映,在接到以国际区号开头的号码打入的电话,一旦进入到对方启动的自动语音问答程序后,该电话就会被自动终止。
“这是我们对疑似的国际诈骗电话做得有效拦截,特别对首次境外呼入的国际来话重点分析,我们也会根据国际诈骗电话黑名单直接阻止来电的进入。目前诈骗电话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国外,犯罪团伙通过非法获得的公民信息,例如利用一些购物消费信息的泄露,实施假冒客服的精准诈骗,危害性特别大。”来自浙江移动信息安全部的反诈专家王晨介绍道。
“国际电话大都采用低频外呼,主叫号码无规则变化,在与被害人建立联系后,多数转向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通联,因此分析处理有极大难度,在早期及时发现及时拦截十分必要。”王晨表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据了解,目前浙江移动进一步创新拦截技术手段,自今年4月30号起在“天盾”反欺诈系统开展国际高危来话模型杭州上线试点,日均推送余条国际诈骗受害者信息,对高危用户进行及时提醒。
“天盾”反欺诈系统,是浙江移动综合运用通信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全量异常通信行为分析识别,实现对欺诈号码的直接拦截以及疑似诈骗事件预警干预的技术平台。自年平台启用以来,“天盾”反欺诈系统在浙江省范围内累计推送潜在受害人线索26.1万条,涉案金额1.7亿元。其中,年推送潜在受害人线索7.9万条,涉案金额万元。
据悉,目前浙江移动已经把“国际高危来话模型”向全省各反诈中心推广,每日预估推送条左右,同时针对国际诈骗短信通过每日增加关键字进行拦截,目前累计拦截发往浙江的国际诈骗短信万条,日均拦截20万条。
对于普通手机用户来说,如何采取更主动的自我保护措施防范诈骗电话的骚扰呢?
“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