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早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十年前的预判,已经成真i君临策 [复制链接]

1#

StayHungry,StayFoolish。

乔布斯的这句演讲词知名度很高,阿策一直以为,这是乔总自己写的。直到阿策在了解互联网行业时,才知道这句话出自《全球概览》,这是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而这本杂志的编辑叫做凯文.凯利,坊间俗称KK。

说起KK,对互联网行业有所了解的朋友们应该都早已耳熟能详,他对互联网行业的走向做出了深刻的洞见和预判。今天,我们就推荐一本他写于上世纪末的书《新经济,新规则》。

照理说,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新世纪都过去20年了,这么老的一本书还有阅读的必要么?

确实,书中有一些判断在发展中已经被证明错误,但这些所谓的错误,都是无关痛痒的细节,书中所阐述的核心思想非但没有错误,反而被一家又一家的互联网巨头所采纳,被行业新的技术趋势所证实。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看看,这位预言大师在20年前对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哪些判断,又有哪些企业在证实着大师的预言。

1.任何网络都有两个要素:节点和连接。在这一逐渐成型的网络中,节点正变得越来越小,而它们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节点是什么?

节点是智能门锁,是快递包裹,是汽车,是音响,是空调,是电灯泡,当然,最常见最常用的还是电脑和手机。

这么一看,KK的这段话其实就是“万物互联”的思想。要知道,在年的今天,万物互联也还没有完全实现,仍然是我们奋斗的一个目标,而20年前的KK就大胆预测到未来的世界,一定会是万物互联的世界。

如果止步于此,那么这只是一次成功的预测,但我们想要看到的,是KK的底层逻辑。

KK以人脑的神经元、体内的细胞、生物界的蜜蜂和大象论述了微小的节点连接在一起后爆发的巨大能量。

靠着连接,在我们的世界里,几百万个农田里的湿度传感器向外发送着数据,数以百计的气象卫星在向地面传输着海量的图像信息,成千上万的收款机源源不断地输出数据流,医院中无数的病床监视器信号不停发出,上百万的网站记录着访问次数,上千万的车辆不断上传他们的位置代码。而这些数据反过来为我们提高农业产量、预测天气、分析消费者偏好等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给每一件物品都嵌入芯片;然后,我们把它们连接起来。我们接着把全人类都连接起来。我们在把对话的范围扩大,把整个世界和世上所有物品都囊括其中。我们要让物联网最大可能地自治,只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监管。这个网络就是我们的未来。

这大概就是我们说“手机是现代人的另一个器官”的原因吧!

或许,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猜想,人们在未来如何和其他节点产生连接?是AR眼镜吗?还是马斯克的脑机接口?也许这会是下一个投资机会。

2.网络价值之总和会随着网络用户数以平方的速度增长。

节点连接以后,形成了网络。网络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价值?

先从一个简单的模型看起。

如果说你拥有一个电话网络,其中有10个客户每天相互通一次电话,你的客户将会每天总共打出n就是通电话。此时如果你新增加了一个用户,你的客户基数增加了10%,但是你的话费收入突然增加到了20%。

但,网络的价值远不止于这里。

别忘了,电话一次只能连接一个人,但互联网可以提供复杂的三方,四方以及多方的连接机会。你不仅可以和你的朋友张三通话,而且还可以让李四和王五也同时加入进来。

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网络的价值在迅速膨胀,而这种价值的急速膨胀又吸引来更多的用户,产生了复合性的效果。

说到这里,对巴菲特护城河理论熟悉的朋友们是不是有点眼熟的感觉了?没错,这就是企业的护城河之一——网络效应。

KK在书中写道:“(网络效应下)价值量随着其成员关系的激增而指数倍增加,并且这一价值量的增长状况,如同地心引力般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更多成员的加入。这一良性循环会一直发展,直到所有的潜在成员都加入其中。”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越多的人用越好用,越好用就吸引越多的人用,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在网络经济中,数量越多越充分,价值也越高。

以我们日常用到的两款产品为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